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听听陆济洪两根冬笋里的诚信故事
~~~听听陆济洪两根冬笋里的诚信故事
~~~听听陆济洪两根冬笋里的诚信故事
~~~听听陆济洪两根冬笋里的诚信故事
     
2019年08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分钱葱姜小贩化身亿元企业家
听听陆济洪两根冬笋里的诚信故事
潘高峰
■ 陆济洪指导员工精心选菜
  从一个卖2分钱葱姜的小贩,到一位年销售额8亿元企业的掌门人,61岁的上海济洪蔬菜配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济洪,人生堪称励志。如果成功真有秘诀,老陆会告诉你什么?是凌晨1点多起床去进货的辛劳,还是一撮小葱也洗得干干净净的认真?最让陆济洪在意的,其实是“诚信”二字。

  “有人努力寻找捷径,济洪竭力不走捷径”。这句话,陆济洪做成铭牌,挂在自己企业的墙上。无论是最初摆摊卖菜,还是如今坐拥规模化公司,他的底线是:不让别人吃亏。

  1984年,26岁的陆济洪随父母从安徽农村回到上海,没有工作,每月在街道领5元钱补贴过日子。为了生计,他在胶州路农贸市场摆了个葱姜小摊。一撮小葱才2分钱,但他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

  靠着卖葱攒的一点点钱,陆济洪开始学做蔬菜生意,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要赶到十六铺码头批菜,天亮前再赶回胶州路。尽管起早贪黑,收入依然微薄,仅够家人糊口。

  一天,一位老太拎着两根烂了芯的冬笋,气冲冲地来到菜场要求调换。菜是女儿买的,老太说不清是哪个摊位,一排摊主们谁也不吭声。只有陆济洪动了恻隐之心,他从自己的冬笋里挑了两只新鲜饱满的,塞到老太手里,老人满意而去。

  过几天,老太与女儿来菜场买菜。说到之前的事,老太指了指老陆的摊位,女儿很惊讶,因为冬笋根本不是在这买的。两人很感动,就此记住了陆济洪。没多久,老太特意来到陆济洪摊位前,要买30斤冬笋。见有大生意,一众摊贩极力压价,想撬走生意,但老太认定了陆济洪。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后来又有人主动找到陆济洪,介绍他给一家五星级酒店定点供应蔬菜。原来,老太女婿正是那家酒店的采购经理。尽管有这层关系,但陆济洪始终真心诚意,精心选菜,不存侥幸、不贪便宜。

  “以诚待人,恪守信誉,质量为上”的美誉,使陆济洪声名鹊起,很多宾馆、酒店、饭店逐渐成了他的固定客户。2005年起,他先后在安徽和县、宣城,浙江省金华整合原有绿色资源,建立了三个总面积达5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但生意做大,陆济洪没有丢掉他的原则。

  2008年江淮雪灾,蔬菜种植户受灾严重。农户与陆济洪签订的合同中约定,无法按时交售要赔钱。陆济洪不但没有追究,反而拿出30余万元,无偿发放给农户,用于雪灾后大棚重建、重新育苗等;2012年,农户种植的玉米滞销,市场价只有0.8元/斤,农民为卖玉米发愁。陆济洪没有趁机压价,仍按1.5元/斤收购了玉米200余吨;去年,陆济洪收购的一批土豆因农户储存不当发芽了,尽管处理一下还能卖,但他坚持销毁,损失了40多万定金……

  为了回报消费者,陆济洪还在一些超市设立惠民蔬菜销售点,每天推出5-8个比市场价低三到五成的蔬菜。2016年,蔬菜价格大涨,有人建议停止惠民蔬菜销售,但陆济洪认为,一诺千金,绝不能让顾客对济洪蔬菜的品牌失望。那一段时间,仅此一项就向居民让利53万元。

  如今,“济洪”牌蔬菜已打入全国260多家大卖场,2018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陆济洪也多次被市政府评为上海市文明个体工商户、先进生产工作者。多年来,陆济洪还在抗击非典、爱心助学、新农村建设、抗震救灾等各项活动中捐款500多万元。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荷兰
   第A24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2分钱葱姜小贩化身亿元企业家
黄金地段大片垃圾堆了一年多
与身患绝症孩子一起顽强战斗
虹桥机场暑运客流量创新高
新民晚报要闻A022分钱葱姜小贩化身亿元企业家 2019-08-04 2 2019年08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