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担任市长,随即把肃清残敌、保护人民民主自由、完成接收和恢复生产作为三大任务。
抵沪不久,陈毅兼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部长,他很快拜访宋庆龄、张澜、张元济等,征询意见。周而复的《往事回首录》说:“陈毅市长上任头10天里,几乎每天都要参加‘大会’。他有请必到,每到必讲,讲必痛快淋漓,鲜明生动有力,在宣传群众、稳定局面方面,起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陈毅通过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宣传解释党的政策,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民主建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是,在8月3日至5日,上海市各界代表会议在逸园饭店(今复兴中路597号)召开,代表共656名。潘汉年致开幕词,说明“目前我们还处在军管时期,同时各界人民团体的基层组织还没有完整建立……是用政府邀请的办法来举行各界代表会议。这样的会议,在使人民政府能进一步的沟通与加强对各界人民的联系,听取各界对市政的意见,共同协商问题”。陈毅作《关于上海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七、八两月的工作报告》,内容分“解放上海的经过”“两月来的接收工作”“军管时期的具体工作”“今后应做的工作”四个部分。在讨论中,代表们一致同意市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工作报告,表示愿为克服目前困难、完成市委提出的“六大任务”而努力奋斗;会议期间,代表们递交了59件提案,其中有刘靖基领衔的《提议组织上海公私合营纱厂国棉联合收购机构》,盛丕华领衔的《请组织工商联合会》,胡厥文领衔的《请政府组织工商调整机构》,陈巳生领衔的《请建立华东区航务总局》,陈叔通领衔的《请在文管会之下设立古物保管处》,周谷城领衔的《请建立学校内迁及精简机构》,程纯枢、茅以升等的《请政府领导组织视察团下乡,实地考察》,引起关注。陈毅在闭幕词中说:“经过各界代表会议,使上海市各界反对敌人封锁和建设新上海,在方针上、政策上取得一致,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各界代表会议的一致,也就可造成上海市民的一致,这个政治上的一致,必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
新闻媒体对上海各代会作了详细报道。在8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的《庆祝上海各界代表会议的成功》说:“我们与上海六百万人民,以极度兴奋的情怀,来庆祝这个大会的成功……它将成为上海市军管会及市人民政府经常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协议机关”;《文汇报》发表的《看上海人民的力量》说:“这会议只开了三天,但六百多位工农兵学商各界的代表人物,聚首一堂,热烈讨论,发出六百多万人民壮大的声音。”
尤其值得一提,申城的各代会,在长三角地区最早召开,具有示范效应。8月26日,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华东局等的电文中说:“现在你们已在上海开了一次各界代表会议,收到了良好效果……中央看了,极为高兴。除将你们电报转知各局、各野外,现在请你们严催所属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务于九月份一律开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一律将开会情形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在广播台上公开广播。”
当年,经陈毅积极推动,解放仅两月余就举行的上海各代会,可谓是市人大、市政协共同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