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季音乐节于我而言就是每年夏天的开始。四年前,还在大学读艺术管理专业的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MISA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想着要了解这个行业,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身其中”。没想到参加面试后没多久,就收到了录取通知,第一份工作是——现场协调。
就今日的我而言,现场协调可能不算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份工作充满了新奇和挑战,内心还有一丝不知能否胜任的忐忑。那一届志愿者里,我是需要最早到岗、最晚离开的一个,需要在艺术家到达前在休息室准备好各色的茶点,在演出结束后还要进行物资的回收。每位艺术家的需求和习惯都不尽相同,工作中要不断地和不同的演出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而友好的负责人们除了会提出要求,也会给我们各种辅助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志愿者的工作充满了信任。
后台是充满了琐碎细节的地方,现场协调这份工作最需要的就是细心和周到,常常会发生一些计划外的事情,比如艺术家临时提出的需求和突然变更的时间安排。记忆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艺术家们在后台吃惯了某家的三明治,想要尝试新的店铺。下订单的时间和往常一样,但过了很久还没有送来,我打电话询问得到的回应是由于订单数量较大,而他们门店又较小,把我们的订单推迟了,当时距离演出开始只有不到一个小时,我顾不上别的,急忙跑到了离音乐厅不远的店里,解释了事情的重要性,就那样“监督”着他们,最终在演出前半小时把餐品送到了艺术家手上。虽然结果是比较圆满的,但这件事却在我日后的工作中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将各种意外状况的时间计算在内,提前询问需求,做好充足的准备。
夏季音乐节有着非常密集的日程安排,十几天的志愿者生活过得飞快,我见到了不同的艺术家,为很多人提供了服务。获得的不仅仅是别人对自己的感谢,更是一种对于舞台背后生活的认知。有刻苦排练的艺术家,有为了演出效果通宵工作的技术人员,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的演出付出自己的力量。志愿者的工作可以很简单,但当我们面对着那些辛苦的艺术家和工作人员时,总会受到感染不自觉的想要做到更好。
上海夏季音乐节的志愿者体验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次经历,我获得了成为项目执行团队一员的机会。能将热爱变成工作,我无疑是幸运的。从志愿者到工作人员,我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变得更多,承担的责任也变得更大,但我始终记得四年前踏入志愿者面试的房间时那种想要成为上海夏季音乐节一员的激动心情。这四年来,我遇到了更多的志愿者,不论是那些因为热爱而参与多年的老面孔,还是那些和当年的我一样抱着美好的憧憬来体验的新伙伴,上海夏季音乐节始终是那个让我们尽情释放热情,不断接近梦想的舞台,为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开启美好的夏天。
十日谈
和MISA走过十年
责编:朱光
两次参加学生节日乐团,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