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院区,邀市民深度体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院区,邀市民深度体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院区,邀市民深度体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院区,邀市民深度体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院区,邀市民深度体验——~~~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放院区,邀市民深度体验——
模拟腔镜夹黄豆“真的不容易”
左妍 胡杨
  智能轨道物流小车在头顶上来回穿梭,运送标本和药品;急救指挥中心里,医生通过5G信号下的AR眼镜远程指挥急救;实训中心的高仿真智能生物模拟人能完全“复制”多种疾病体征表现。近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市民体验日”活动中,150多位市民、学生代表深入医院抢救室、ICU、手术室、临床转化研究院、技能实训中心、放射科机房等医疗、科研核心区域,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深度体验。  

  探寻院区“最强大脑”

  “这是通过CT三维重建还原出的心脏立体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解剖形态和病变情况。”在市一医院虹口院区放射科内,十余位学生代表正围在显示屏前,兴致盎然地看着一颗徐徐转动的三维立体心脏图像,放射科医生正向他们介绍“CT三维重建技术”。

  走出抢救室,轻微的机械运行声从市民代表头顶上方传来,抬头望去,一辆辆长方形的小车在天花板上穿梭。这是医院的轨道运送小车,能在全院范围内运送药物、标本等物件。而包括小车在内的各项医疗设备全在医院的物联网智能后勤管理系统掌控之下,在5G+物联网采集技术支持下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控。

  “我觉得现在的医院和我小时候印象里的医院不一样了,有些科幻的感觉。”来自复兴中学的高一学生王同学说,“这么多高科技的设备、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  

  感受科教“硬核力量”

  此次“市民体验日”除了开放医疗业务区域外,还首次开放了实训中心、临床转化研究院等“科教重地”。实训中心是所有优秀医生和尖端技术的“摇篮”,高仿真智能生物模拟人能完全“复制”多种疾病体征表现;新一代的智能产妇模拟人则可模拟早产、难产、胎儿倒置等各种孕产妇复杂情况。参观的学生代表还在实训中心体验了一把模拟腔镜操作,当拿惯了笔的双手拿起模拟腔镜,通过显示屏画面试图夹起一粒粒黄豆却不断滑落时,所有参观者都感受到了医学生从走出学校到走进医院“真的不容易”。

  体验活动特别加入松江院区的临床转化研究院这一站,让市民代表们了解一线医疗背后医学科研的巨大作用。  

  体会从医“温暖初心”

  在一间“一体化”眼科诊室,患者坐在座位上不用移步,各类检查仪器可自动依次移动到患者眼前,为其进行检查。小小细节,体现的是医院“让患者少跑路”的决心。每周五上午,78岁的市一医院退休眼科专家张皙教授会在这间诊室出诊,“对于年纪大的患者,解说要花很多时间,直到他们能重复一遍才安心让他们回家。”对此,市民代表们颇为感慨。让医学与社会实现同频共振,使从医之路不再是年轻一代的畏途,这正是本次体验日的初衷之一。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胡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广告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旅游
   第A18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19版:旅游资讯
   第A20版:旅游资讯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模拟腔镜夹黄豆“真的不容易”
25名赴滇志愿者今日出征
上交所出台科创板“28条”
临床专家跳出体制办医院
道指一度暴跌近千点 美股创今年最大跌幅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8模拟腔镜夹黄豆“真的不容易” 2019-08-06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