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南
位育中学
初二(1)班
我曾追随着王勃的足迹,到南昌一睹滕王阁风采;我曾跟着张骞的脚步,到敦煌一见莫高窟壁画;我曾从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队,到西安一望秦岭兵马俑……而今年暑假,我又循着晋升王氏发家致富的路线,到晋中一览王家大院的风范。
初进此院,就被它的规模宏大所震撼——院落的四周,是高耸的城墙;院落的内部,长期班的走道一眼望不到尽头。再看那照壁,那栏杆,那门楣,哪里没有工艺考究、雕刻精美的花纹呢?就连门槛前后的地面上,都有着繁复的雕刻。可见当时的晋商是何等的富甲天下!
走在乐善堂和敬业堂之间,我有些不解。“导游,古人不是都讲究对称之美吗?怎么这两个门的高低都不一样啊?”导游笑了笑说:“这两个宅子的主人,一个是四品官,一个是五品官。你觉得哪一个是四品的?”我指向那个有着高抬的鸡头门的乐善堂。导游摇了摇头:“那时讲究长幼有序,又有‘长兄如父’之说。即使官位再高,汝成也不敢把自己的宅子建得比哥哥高啊!”
接着,我们走进敬业堂。我方才注意到那些石雕、砖雕、木雕上的图案——二十四孝图、龟背纹、乳姑奉亲……这么随处可见的雕刻,都包含着王家人对子孙后代,对家中长辈的美好祝愿与希望——例如行佣供母图,讲的是遇到劫匪逃命的故事。左下角的一人背着老母亲边跑边回头看,老母亲神情惊恐,后面的劫匪脸上一根根胡须都清晰可见,须发飘动,寓意追的速度快。树上有鹦鹉,寓意为天;树下有梅花鹿,寓意为地。当劫匪追上时,此人说把自己杀了可以,但不要伤害老母亲。孝心感动了劫匪,放过二人,树上鹦鹉不飞,梅花鹿不逃,寓意感天动地。还有乐善堂牌匾上刻有琴棋书画,寓意着主人在经商的同时不忘读书,它还寓意着顺全端品是造就一切大事的基础;敬业堂边落的吴牛喘月,寓意着王家人做人要三思而后行;私塾的门框形成以竹为主的画面,希望孩子们有竹子一样的品格……这王家大院无处无雕刻,又无处无寓意。
这古朴而又堂皇的王家大院作为文化的象征,它使得以商发家的王氏有了品位,并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世代子孙脱胎换骨,识理守制、谨遵祖训,引导他们有了作为,有的不同于寻常百姓家的书香气质,不断铸造着家族的兴盛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