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20多岁就做了某乡村小学的校长,顺便把大眼睛年轻貌美的母亲娶了。母亲是他的同事,也是老师。他俩都教语文,往后的岁月,他们在几所不同的学校辗转任教,既是同道,又是对手。感觉母亲更用功些,学历也比父亲过硬;但是父亲获得的荣誉似乎更多。我们常感叹有些奥秘使人生不会像1加1等于2那样简单——当我们在教师节之类的节日里,数着来看父亲的学生超过来看母亲的学生之时。
叔叔也是老师,教中学语文。婶婶是他的同行,反正不教数学。叔叔是父亲几个兄妹中最小的,他与婶婶结缘,我们亲眼所见。婶婶的父母都是老师,笑眯眯看着女婿“归队”。
大姑妈小姑妈也都是老师。她们都没有找老师做配偶。大姑父是空军的高级军官,口才一流,他那带福建口音的闲聊与发言,每句都有剧场效果,我们在捧腹而笑时,就想所以大姑妈被熏陶得成为语文教学的骨干啊!小姑父是造船厂的厂长,口才不输给他的连襟。我们有做不出的数学题物理题,常常找他,他就不无得意地教我们解方程。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他动听的山西口音、热情而不倦的态度,让我们觉得这位“家庭老师”要胜过学校里的老师。
同行做夫妻,想必有不少优点:彼此理解,彼此默契。老师夫妻,大概是同行夫妻中概率最多的。老师的离婚率也似乎比别的行业少。你就不用发愁怎么称呼班主任的配偶,“某某老师”是也。但你在学业上仿佛拥有了两双“审视”的眼睛。优秀生与皮大王早就进入了老师“那位”的法眼。
有时候在家听父亲母亲闲聊,某某,某某,嘿,都是打小认得的教师夫妇,压根就是聊不出新鲜的人儿出来。
有老师做父母的孩子,也许对老师这个行业是缺少点别的孩子所有的神圣感的吧?——当老爸的懒被外婆骂,当老妈粗心得都记不住几个子女的生日。顶顶头痛的是,无论小学还是中学,班主任都是父母认得的教师朋友,不仅一个,而且一双——那就是说,有四个人都可以管你。如果你被评优秀,是否是父母那老师同行在刻意帮忙呢?当然绝对不能熊样,否则你父母都不好意思再教别人。
曾经带孩子去补课。目标是化学老师,但深深地被化学老师的太太,一位优秀语文老师吸引住了,几位高大男生正在老老实实写着什么。化学老师和语文老师的阵地,两片世界相安无事,两位老师之间也极其恭敬,彼此以某老师戏称。忽然觉得,所谓隔行如隔山,敬意来自距离。就气氛的自由、和乐来说,教不同科目的老师比之教同一科目的更适合做夫妻。
结婚50年,桃李满天下,这一行和别的行业不同的是,它收获人心。那些有才有德的人,你见识了他的初心。即使你忘了,我替你记着呢。我是你辛苦耕耘人生的见证,——一个老师对着另一个老师。
十日谈
感恩与思念
责编:史佳林
讲台是特殊的舞台,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