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大一个家
潘凯雄
  潘凯雄  

  秋天再一次到来,只是青春不在。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往事竟然会那么清晰地呈现于脑海。7911半数以上的学子分别于京沪两地聚在一起,为了那40年前入学的纪念,为了怀揣的那份牵挂:岁月可否静好?

  “欢迎同学们回家!”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用她那依然洪亮的嗓音拉开了这次相聚的大幕。

  “回家”!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拥有了这样一个全新的“大家”?那是1979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58位青年学子经过一番“残酷的厮杀”,聚合到复旦大学六号楼、四号楼,组成了中文79的这个新家,因其中文系在学校的代号为11,7911这个特殊的代码也由此陪伴我们终生。这一届,尽管已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届,但那依然是一个杂色混糅的年代。尽管有前一年岁末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样开天辟地的大喜事,但十年浩劫淤积下的阴霾又怎能够“咻”地散去?

  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这个“大家”的学子们每天背着书包拎着饭盒袋走过那条诞生过《伤痕》的复旦南京路步入第一教学楼。在我们现代文学的知识谱系中除了深刻地烙下了“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印记外,还增加了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这样一串过往十分陌生的名字;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结合”外,更有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意识流、象征派、荒诞派之类五花八门的西方现代派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叶嘉莹先生《嘉陵论词丛稿》的面世竟让第一教学楼内那小小的新华书店被挤爆了棚……还有李德伦先生在相辉堂中关于交响乐的讲座、法国时任总统德斯坦先生的到访……这些我们过去只能在图片上见到的名人现在竟然就可以近距离亲眼目睹……仿佛每日都有天地之大、乾坤之近的新鲜。

  那又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年代。说起来的那些个“糗事”,今天的人们恐难以置信:这个“新家”组建后一年多时间中,男女成员间基本不说话,非说不可的时候,女生大都面色羞红;跳个集体舞,肌肤不得不勉强轻轻相触,面庞则本能地东西相向;就连两双同学后来的喜结连理竟谁也不知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悄然好上?更有同学四年如一日餐餐就靠三分钱一份的底菜度日,也有同学四年间仅回家探亲一次……

  就这样,四年1460天的日子稍纵即逝,到了分离的时光,这才觉得日子过得咋就如此懵懂?时光流得咋就如此静谧?好想重新来过,好想时光倒转。然而,剩下的只能是“保重珍重”的唏嘘、“再见再见”的惜别。这个“大家”就这样散去,留下了十年一次再聚首的约定。

  14600天的日子过去了,这个“家”依约相聚,40年轮在每一位家庭成员间牢牢地刻下了抹不去的印记:这个“家”好“大”,我们在大时代结缘并有幸见证承载了这个大时代的地覆天翻;这个“家”也老“好”,这里没有职场的防范、商场的算计。无论亲密无间也好、君子之交也罢,我们都是7911的。

  好大一个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0-15
好大一个家
古地平凉
秋 分
炒饭,不讲规矩
青岛鱼山路小径(油画)
南疆记忆
画意·秋味
东临碣石(两阕)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好大一个家 2019-09-23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