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通过媒体发声:“黑衣人完完全全扭曲‘自由’二字,已惹人鄙视讨厌。促请特区律政和司法部门,依法严惩,发挥戒律阻吓的作用。”这是最新一位香港知名人士忍无可忍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正汇成洪流。
暴力示威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暴徒堵塞机场、破坏地铁等行为令香港安全、文明的全球都市形象大打折扣。因为暴力行为或恐怖威胁,香港9月18日的赛马活动取消,10月1日传统的维多利亚港烟花汇演也已取消。各种取消或延期的公众活动非常多,传递的负面信息也很明显。
由于多国发旅游警示,香港经济支柱之一的会展业遭受很大冲击。前不久举行的2019年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本是全球盛会,但今次人气大减。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陈智思对记者说,不仅是观光客,很多商务旅客来港也大大减少。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9月上旬评级将香港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调低,从“AA+”下调为“AA”,也将香港经济展望评定为负面。另一国际评级机构穆迪16日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转为“负面”,但同时确认香港长期信用评级在Aa2。
东方之珠是否将黯然失色?香港会不会就此沉沦?这可能是乱港“四人帮”以及黄之锋、何韵诗之流的险恶目的。但以多日来记者与香港各界接触的体会,以及香港特区政府近期的作为和民众觉醒的呼声,我们相信乱港分子的痴梦一定会落空,风雨之后的香港必将重新绽放璀璨光芒。
香港知名企业家、香港上海总会副理事长雷振范在港已经生活60年。他说,香港是一个福地,所有“坏”的东西都会过去,“坏”的过去,好事情就来了。香港大唐金融集团行政总裁李德麟说,香港短期内经济肯定会受影响,但从长期来说风波一定会平息,香港的经济、金融一定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
经历3个多月的动荡,香港特区政府现在开始着手恢复香港秩序,重建香港形象。
特首林郑月娥与市民的首场对话会将于本周四在港岛湾仔举行。计划入场人数150人,但网上报名有3万人。更多不同阶层、不同立场人士的对话会正在安排中,其中也包括人数约20人左右的深度交流会。
林郑月娥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将于10月发布,据悉将重点关注香港最大的民生痛点——土地和房屋。如何筹措更多的土地、降低房价、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将成为政府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估计,未来5年陆续开展的项目加起来要收地超过700公顷。
香港旅游发展局称,正在筹备名为“香港再出发”的计划,希望透过传媒宣传、展览等方式,重振全球旅客来港旅游的信心。
无论是香港经济界,还是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都充分看到了香港的优势和基本面,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惠誉、穆迪的“杞人之忧”不予认同。林郑月娥明确表示,她的政府不同意穆迪对香港的最新评价,“因为我对香港的基本面充满信心,不管是‘一国两制’、法治,还是我们从国家倡议中获得的许多机会,恢复香港声誉的时刻将会到来。”
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强调,当前,香港正迎来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获得增长新动力的难得机遇,国际社会对港合作的积极性也在进一步增强。我们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深夜的维多利亚港一派宁静,霓虹闪烁。当一小撮宵小退散,香港依然散发出独一无二的迷人风姿。“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让晚风,轻轻吹过,伴送着清幽花香像是在祝福你我……”粤语歌《红日》里唱的歌词,此刻也是全港和全国人民对香港最真挚的祝愿。
本报香港报道组 (香港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