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哥们”参演核心课目
此次军演,美国出动了包括“斯坦尼斯”号航母在内的22艘舰艇,为了增加新闻性,美军公关部门还刻意强调了多个“新看点”,比如美舰使用的生物混合燃料,反映美军建设“大绿舰队”的决心。不过,各国媒体并不“领情”,仍然聚焦于究竟哪些国家能参与核心课目的演练。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一方面安排一些外国军人负责指挥部分课目的演练,以突出演习的国际性,另一方面却针对不同类型的参演国设计了“不同味道的菜单”:与美国“非敌非友”的国家,主要参与人道救援、海上搜救、反恐、反海盗,以及敏感性不高的战术课目;“外围参与国”大多参与一些海上队列、阅兵、通信联络等课目;最重要的演练课目只允许盟友国家参加。以今年的联合反舰作战演练为例,只有美国及其亚太盟友国家的参演军舰和飞机能用导弹、鱼雷、火炮等武器进行实弹射击,验证联合指挥能力、战役协同能力、战术原则和武器性能。
另据美国《海军时报》披露,在此次演习中,美军的SH-60I3“海鹰”直升机和P-3C反潜巡逻机将分别发射“企鹅”反舰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打击水面目标。美军“斯坦尼斯”号航母上的第11舰载机联队则在演习中承担“由海向陆”的作战任务,该联队拥有4个战斗机中队、1个电子战机中队、1个预警机中队、1个反潜直升机中队、1个直升机运输中队,飞机总数超过70架。美军还要出动B-1B和B-52战略轰炸机,投掷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模拟的滩头阵地和纵深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在争夺制空权的演练中,参演战机还会联络美军设在夏威夷的希卡姆联合基地,该基地可以通过综合其他岸基雷达和飞机、战舰等多种作战平台的雷达数据,构建大范围空情监视网。
亚太盟友演练两栖登陆
据悉,在本次“环太”演习中,美国安排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盟友国家”参加敏感度颇高的联合两栖登陆、反潜以及反导作战演练。这被外界认为是美国为了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积极促进盟国发展“关键军事能力”。
在联合登陆演练环节,参演的各国会采用“超视距登陆”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以机动作战为主导,采取灵活、快速、突然的方式进行登陆,摈弃了过去先以猛烈火力打击滩头阵地,再以大量兵力、兵器打消耗战的传统登陆战模式。据悉,该科目涵盖的范围较以往大为扩展,包括登陆、搜索、侦察、机械化进攻与防御作战、城市作战、丛林战、直升机机降作战等。在参演部队中,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身影令人关注,按照计划,他们会在夏威夷瓦胡岛的训练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展开搜索、侦察和机械化战斗、防御战斗、稳定行动等演练。
在反潜演练中,由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的水面舰和潜艇承担主要的搜索和攻击任务,假想敌则是来自加拿大的“维多利亚”级常规动力潜艇。军事专家指出,对美国海军来说,反潜训练重点一度针对俄制核动力潜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常规动力潜艇的反制能力,而且美国海军并未装备常规动力潜艇,因此平时难以展开针对此类潜艇的作战演练,经验相对欠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军列装新型常规潜艇,美国海军已将强化针对此类潜艇的反潜训练视为当务之急,努力补上这块作战能力的短板。
“三国反导”充满火药味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了防范所谓“朝鲜导弹威胁”,此次“环太”演习期间,美、日、韩三国还将进行联合反导演练,代号“太平洋之龙”,三国共派出四艘宙斯盾舰参演。
依据公开信息,拦截弹道导弹通常分为早期预警、探测跟踪、中段拦截等三个阶段。一旦敌方导弹发射,美国“国防支援系统卫星”和高轨道“天基红外系统卫星”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弹道导弹的尾焰,并完成目标定位,随即将目标信息传递给地面站和导弹预警中心,并经由后者向配备拦截弹的部队发出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包括目标导弹的飞行轨迹和预计弹着点等数据。与此同时,各拦截部队的雷达也全面启动,针对来袭导弹调整搜索方向。
在此次联合演练中,当模拟靶弹升空后,日韩军舰指挥官会根据美军的目标指示,或在紧急情况下依据应急预案,组织舰载宙斯盾雷达对来袭导弹进行探测、跟踪,计算来袭导弹的弹道、拦截点和拦截弹发射时刻等技术参数。
之后,日本和韩国军舰分别将探测跟踪数据通过link-16数据链发送给美国军舰,并由美国军舰充当“中介桥梁”,使作战数据在日本和韩国军舰之间实现共享,以此变相达成三国军舰的弹道导弹防御作战数据的全面共享。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场演练不仅意味着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又向前迈进一步,还为美国构建东北亚反导网做了铺垫。 陈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