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严子陵钓台景区的工作人员在景区内一家名为“清风轩”的茶室附近清扫时,发现一处石壁上似有端倪。
“手摸上去感觉有点凹凸,石壁上同一片小区域里的青苔颜色也有深浅。”工作人员说,向景区进行汇报后,来了几个专业人员,用枯树枝拨开一角,下面竟然是一道阴刻的笔画。在请示有关部门后,专业人员在这片石壁上开始“精工细活”:石刻渐渐显露出它的真容——总长约1米,总宽0.8米,篆书“一丝九鼎”为最大,4字左侧有“明萬曆乙巳季夏里人赵如献孟清甫书”的楷书落款。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言九鼎”或者“九鼎一丝”,但“一丝九鼎”这种用法似乎未曾见过。据了解,“九鼎一丝”出于明代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九鼎一丝”和“一丝九鼎”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大家也无法知晓。
第二个疑惑是落款的地名,“明萬曆乙巳季夏里人赵如献孟清甫书”。“萬曆乙巳”代表刻字时间——公元1605年,“赵如献孟清甫”代表的是写字刻字的人,那么“夏里”代表什么?是地名吗?
浙江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研究古典文献多年,他说,严光(严子陵)是东汉时期著名隐士,他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风亮节”,“一丝九鼎”应当和赞扬严子陵高风亮节的品行有关。
“真相出现以前,所有的判断都只能是猜测,希望更多对严子陵先生及明朝时期桐庐情况较有研究的专家,一起来帮我们挖掘出这块石刻背后的故事。”严子陵钓台景区负责人说,他们会好好保护这块摩崖石刻,并把石刻变成景点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