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与新民晚报杯足球赛很有缘。我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运动员参加晚报杯,到夺得冠军杯,参加江苏省队,以及现在作为体育老师带队参加晚报杯,晚报杯今年31岁,我也在不断成长。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审视自己的成长足迹,似乎每一步都与晚报杯有很深的关系。是晚报杯伴我在绿茵场上足球技艺的提升,伴我走完了热爱的足球运动生涯,并成了专业的体育从业人员。
1996年8月,在普陀体育场,我参加闵行三中队首次征战晚报杯,在与曹杨三中争夺三、四名比赛中,最后我队技高一筹夺得第三名,这是我第一次参赛。
两年后的暑假,在虹口工人体育场,我第三次参赛,闵行三中安乐队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与南洋中学争冠。在场面占优情况下,被对手逼平,点球决胜以3比4落败。虽然惜败,但由于自己在比赛中表现,被大会评为最有价值球员称号。最使我难忘的是我被大会组委会推荐,随上海申花队去深圳客场观摩甲A联赛的申花对深圳的比赛。短短四天,感受到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的荣耀。
1999年8月在静安工人体育场,是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一天,在第十三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决赛场上,以3比1干净利索击败了长宁区延安中学队,第一次登上冠军宝座。
同年,我成为江苏省女子足球队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走上职业足球道路。应该说我的足球之路是以新民晚报杯开始的,我要感谢“新民晚报杯”给我们中学生搭建这个平台。同时,我要感谢我的第一任教练梁成就老师,他的言传身教给我技术上的不断提高,他的格言:“会踢球,会学习,会做人”激励我不断成长。
记得我获奖后不久,自我感觉很了不起了,一次发新队服,当时我感到自己球技较好,应该穿醒目的10号球衣,教练给了我一件7号球衣,我感到心情很不爽,把球衣一甩扬长而去提出退队。此时此刻教练并没有当面批评我,而是日后找我谈心,语重心长对我说,10号球衣固然显眼、球星标志。但踢好球必须先做好人,如果为了一件球衣号码产生其他想法,就是10号球衣给你也不会踢好球。教练员耐心细致的话语对我触动很大。踢球是为了什么,是我要踢球,还是要我踢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就努力改正,发奋训练。
不久江苏队来沪招生,梁老师首先推荐我去试训,结果我入选了江苏省队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先后参加了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女子足球联赛,并三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冠军、一次全国女子足球联赛亚军、一次全国运动会第四名。是“晚报杯”舞台给了我施展才能机会,给了我学会踢球、学习做人时光,现在我已从江苏省队退役回到了母校闵行第三中学,当了老师开始了新一轮培养足球苗子道路,经过多年训练,闵行第三中学女子足球队近年在上海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联盟杯联赛上获得六连冠。
十日谈
我们的世界杯
从年轻时追随新民晚报杯到退休仍在从事足球工作,他和晚报杯结缘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