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初,巴西记者到访马拉卡纳,把体育场内外详细探察了一遍,描述的画面让人悲伤:“破碎的玻璃到处都是,出口大门关不上。体育场里至少7000个座椅被卸了,一部分座椅杂乱地堆在角落里。球场内草坪没人打理,很多地方草已干枯,露出土色。体育场内许多办公室房间充斥着霉味,墙上不仅都是洞,电线还随处裸露在外面。”
奥运会结束之后,马拉卡纳体育场就没有举办太多的大型比赛,最近一次是在当地时间2016年12月28日,巴西球星济科举办的一个全明星赛,当时现场来了将近6万观众。而在比赛现场,人们就已经发现体育场的衰败。
问题出在哪里?掌管这座体育场的,是一家名叫马拉卡纳SA的公司,它指责是里约奥组委在奥运会后撒手不管,把体育场整成烂摊子。虽然里约奥组委声称10月30日就把体育场完全移交给了马拉卡纳SA公司,但该公司称奥组委根本就没遵守他们之间签署的使用协议,才导致移交到他们手里的,已经是破烂不堪的马拉卡纳体育场。
奥运场馆在赛事结束后的有效处置或继续利用,确实是一项大问题。太多的场馆闲置使奥运遗产并未得到良好维护。历届奥运会,对奥运场馆利用较好的,是伦敦奥运会和索契冬奥会,它们针对每个奥运场馆,早就做好实际灵活的赛后用途安排,有可拆卸的就拆了卖材料,更多的是因地制宜挪做他用。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