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对军中乱局,韩军出“奇招”征募一线守兵
黄艳涛
■ 韩国士兵在韩朝军事分界线非军事区附近巡逻(资料图)
  大军云集的朝韩“军事分界线”无疑是极为敏感的区域。考虑到半岛形势紧张,从2017年1月起,韩国国防部直接从入伍人员中面试选拔赴“军事分界线”执勤的哨兵。按韩国的官方说法,由于一线哨兵执勤时必须荷枪实弹,需要“更强韧的精神和更透彻的使命感”,所以引进职场面试制度,寻找最合适的士兵。

  “拳头部队”看守栅栏

  按照1953年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以“军事分界线”(MDL)为基准,各划出两公里相邻区域,作为“非军事区”(DMZ),同时双方分别在DMZ南北设立“南方限界线”和“北方限界线”。就韩军警戒体制而言,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韩国在DMZ兴建了三道铁栅栏(高3-4米),第一道栅栏与MDL相距500米,之后与第二、三道栅栏的间隔都是1.2公里。

  2006年,韩国决定成立专门的栅栏警戒部队,并在第一、二道栅栏间设立“前沿警戒哨”,通常每个哨位部署一个排,负责看守和巡视1至1.5公里栅栏,白天有人在高架哨所(又称“对空哨所”)执行瞭望监视,夜间则由2名以上士兵在哨位工事里警戒,同时还有三四个巡逻小分队负责轮流巡逻,巡逻间隔约90分钟。在第三道栅栏,韩军设立“普通前哨”,由驻防前沿的作战师抽调两个团驻防。

  韩国《国防论坛》称,目前驻防“前沿警戒哨”和“普通前哨”的哨兵都来自韩国第1、3集团军的“拳头部队”,包括驻坡州的第1师(“前进部队”)、驻涟川东部的第25师(“飞龙部队”)、驻涟川西部的第28师(“台风部队”)、驻涟川中部的第5师(“钥匙部队”)、驻江原道西部的第6师(“蓝星部队”)、驻江原道铁原的第3师(“白骨部队”)。另外,还有几支部队作为前沿预备队,包括驻金华的第7师(“七星部队”)、驻江原道中部的第15师(“胜利部队”)、驻江原道东部的第21师(“白头山部队”)、驻江原道江陵的第12师(“乙支部队”),以及第22师(“栗谷部队”)。

  选拔精兵充实前线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由于“前沿警戒哨”与朝军前沿哨所直接对峙,双方都处于对方武器的射程之内,因此执勤环境危险而压抑。士兵进驻“前沿警戒哨”后需要连续执勤数月,让有过这种经历的地官兵都苦不堪言。韩国国防部面试选拔的士兵会配属给“军事分界线”沿线的“前沿警戒哨”和“普通前哨”。曾在江原道华川郡服役的中尉金某说:“一进入‘前沿警戒哨’就会感到强烈的孤立感,每天在地下掩体和高架哨所里看到的都是同样的面孔,每天机械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几乎就像是与外界隔绝了,很容易让人患上忧郁症。”

  除了需要时刻备战的“前沿警戒哨”,驻守第三道栅栏沿线“普通前哨”的士兵也并不轻松。哨站周边除了补给线路和巡逻路线外尽是雷区,平时行动需要极为谨慎。曾在江原道高城郡服役的韩军退伍兵崔基英说:“在这里服役的军官情况相对要好一些,他们对外交流的渠道比士兵多,情绪相对容易得到宣泄,但军官们依然想方设法尽快调离。”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由于环境恶劣、气氛压抑,这些前沿部队经常发生恶性事故,如1984年下士曹某胡乱射击事件、2015年士兵林某枪杀战友事件等。林某在遗书中称:自己被严重孤立,受到歧视,“像在礁石上被晒干的青蛙”……

  高层“奇招”难改陋习

  事实上,不少士兵即便离开前线哨所,精神上背负的沉重压力依然难以解脱。2015年5月13日,首尔瑞草区预备役训练场发生恶性事件,曾在“前沿警戒哨”服役的预备役军人崔某持枪向人群乱射,当场致死2人。从崔某的遗书中可以看到,他在“前沿警戒哨”服役时因难以适应执勤环境被列为“B级关心士兵”,还曾接受过抑郁症治疗。所谓“关心士兵”是韩军于2005年起施行的一项制度,主要针对有自杀倾向和应特别关注的士兵。其中有自杀倾向的士兵为A级,有肇事倾向或家庭有经济困难的士兵为B级,进入部队不到100天的士兵统统列为C级。2014年的相关数据显示,被列为“关心士兵”的官兵多达9.6万余人。另一份韩国国防部发布的资料显示,韩军中的“A级士兵”(需特别管理的对象)达到1.7万人,占全体士兵的3.6%。

  为了避免派遣有“心理疾患”的士兵到前沿服役,韩国军方从2015年11月起推行“守护兵”制度,即通过面试的方式选拔所谓“有志青年”,部署“准前沿”(靠近“军事分界线”的区域)。据称,由于待遇优厚和“多年无战事”,报名应征的“有志青年”不在少数。韩国兵务厅称,从首批开始,每月参选人员达到500-1200人。尤其是志愿入伍到京畿道及仁川地区的人员竞争率达30:1。韩国《防卫21+》杂志主编金钟大指出,“守护兵”制度的具体效果还需观察,但韩国军方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改善军队的勤务环境和军营文化。他指出,最近包括将军级别的韩国高级军官接连被曝出“性丑闻”事件,表明军队上层的军纪已经十分松懈,而指挥官的不作为和军营中长期存在的“虐新兵”陋习,让许多入伍的年轻人变成了“特别关注士兵”。对韩国社会来说,这些“问题士兵”就像是不定时炸弹。 黄艳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创上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首架运-9型运输机列装陆军航空兵
应对军中乱局,韩军出“奇招”征募一线守兵
军界瞭望
导读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B05应对军中乱局,韩军出“奇招”征募一线守兵 2017-01-09 2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