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巧假肢“随心而动”
易蓉
■受试者佩戴SJT-6假肢手 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围绕我国假肢产业的技术需求和“再造人手功能”的科学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朱向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十年,在操作感知一体化假肢机构设计和神经信息通道重建方面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控制多自由度智能灵巧假肢,不仅能复现人手90%的动作,更能直接受控于人脑,“随心而动”。

  项目围绕“人手操作和感知功能再造”“假肢的神经信息通道重建”两大难题,在欠驱动假肢机构与传感系统设计、神经控制接口设计、接口闭环交互训练等方面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发明了肌电和近红外光谱集成化传感器、多通道电刺激器、多自由度假肢机械本体、仿生灵巧手腕等新装置,建立了灵巧假肢设计、制造与应用的技术体系。

  项目获发明专利授权3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32篇。发明成果在丹阳假肢厂实施,实现了单自由度假肢与生机接口功能的全面升级换代,并研制了2~6自由度灵巧假肢系列产品,其多模式操作功能、接口传输率等主要性能指标具有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截肢患者的日常需求,且实现假肢多模式操作训练周期由7~10天降至24小时以内。新一代假肢产品在多个残疾人康复机构推广应用,并出口巴西、南非等国家。近三年新增产值5555万元,新增利润1683万元。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创上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灵巧假肢“随心而动”
同济大学获7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
丸散膏丹 中国科学家可辨
勇闯主动脉微创治疗禁区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4灵巧假肢“随心而动” 2017-01-09 2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