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好的车市销售环境下,为何新能源汽车销量反而大幅下滑?这其中有政策的原因,但更多的,可能是新能源车自身的问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烈。
自今年1月1日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调20%,倒逼车企迎战“后补贴时代”的来临。由于补贴减少,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就将付出更多的金钱,同样费用与购买传统能源汽车相比,实在不划算。
另一方面,2016年年底补贴政策的推出,规定现有在售车型必须进目录才能拿到国家补贴;而2016年发布的前5批推荐目录要推倒重申,车企需要调整产品重新提交申请进入新的目录,而2017年第一批推荐目录在1月下旬才发布,而且覆盖的新能源车型数量不多,企业还在加紧申请中,因此这样的影响可能会延续到2-3月份。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一直是购买新能源车的最大顾虑。如果没有牌照、补贴等的相关优惠,在相同的价格下,品质更好的传统车会是首选。在不限牌、不限行的其他地区,价格高昂的新能源车并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虽然车主很在乎油耗,但空间的“大”仍旧是购车的主要诉求点。随着二胎政策的推广,七座车成为很多城市家庭买车时主要讨论对象。
换而言之,政策支持的渐行渐远,新能源车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