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里,徐汇区开展了21.9公里骨干河道轮疏、17条中小河道治理与7.8公里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滚动实施了6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去年,徐汇区抓住“五违四必”整治契机,河岸拆违100多处,封堵违规排污口40余处,打响了水环境治理的攻坚战。
全长不足一公里、河道宽20多米的三友河曾经因臭气熏天而屡遭投诉,三友河与全长1.7公里的春申港一同因黑臭被列入首批治理河道名单。如今这两条曾经“臭名昭著”的河流已华丽转身,通过岸带修复、生态净化、人工增氧等措施,春申港与三友河已经形成一个能自我维持和调节的生态系统,并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
今年,徐汇区将以落实“河长制”为新起点,加大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力度,6条黑臭水体将作为重点在年内完成整体修复。徐汇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中心主任沈秀观告诉记者,徐汇现有河道42条,其中8条河道纳入黑臭水体整治名录,除已整治完的三友河、春申港,其余6条河段治理项目也已开工,达到V类水标准。
在落实河长制的同时,为便于日常河道等其他市政项目的管理,徐汇区还建设了市政设施灾害网上保修系统以及市政通徐汇养护APP,通过组合拳,不仅提高治理质量,还大大增加了养护工作效率。徐汇区建交委副主任徐槟告诉记者,在徐汇区内市民可通过市政设施灾害网上保修系统,上报身边的各种市政灾害问题,免去了过去通过信访件这种繁琐的方式。市民一经上报,管理人员就将即时派发任务单给维修人员,提高了维修的及时率与正确率,原本静态的作业处置变成动态数字化处置、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