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现在4岁多了,已经认识了许多字,如报纸上的广告上的句子。有些我们好像没有教过,大概是他自己感兴趣学的。
最早是他几个月大时候看见贴着的囍字显得高兴,几次以后就认识了;还同样认识了福字。那时候孙子还不会讲话,问他,他就会用手指出来。
最近,我跟他讲了反义词,如“好坏,对错,快慢,亮暗”等等,让他听懂了意思再跟着讲。
有时候他在思考反义词时会用“不”来表示,如对于“难过”说“不难过”,我就重申不可以这样说,用了“不怎么”就用不着反义词了。
后来他又学会了硬软、左右等等,还记得“哭笑”和“开心”“难过”几对反义的词汇。这样边讲边玩,说了一次就让他记住了。
记得当我要求他回应太阳,他讲是月亮,对应铅笔讲是橡皮。于是,我解释道:这些仅是相关词,不是反义词。所以他又学会了相关词,如牙齿和舌头,眼睛和眉毛以及碗和筷子等等。
有一次,我问他“宝贝”的反义词是什么?他想了一下讲是“大人”。大概他听到人家称呼小孩子为“宝贝”,以为可以用“大人”来对应“宝贝”。我告诉他“宝贝”的反义词应当是“垃圾”。
最近几天与孙子进行这样的活动时,他回答出了南和北,夏天和冬天,甚至还知道对应于呼出是吸入。这些我都不记得是否教过他。
现在,他听到一些词语后有了思考,有了想法。在听到路名“打浦路”之后,他笑着说“把谱子打坏的路”;还重复了好几次,因为他知道钢琴上的曲谱叫为谱子。
与孙子这样互动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可能还会增加他对文字的兴趣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