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必过度解读表情符号
盛燕丹
  美国某网站之前刊发了题为《当中国人发给你一个笑脸符号,它其实并不是在传递你看到的表面意思》的文章。文章称,在不同文化中,同样的表情符号会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常用的笑脸表情,其表面意思是开心,但可能还有鄙视、嘲笑、讨厌的意思。你平时聊天爱用表情符号吗?对于这种解读有何看法?假期里,新民邻声APP话题板块讨论了该话题,引发热议。以下为部分网友评论:

  @邻声用户:我建议结合语境以及对方的年龄来看。比如中老年人喜欢用的微笑表情或是“呵呵”,真的是表示开心的意思,不用过度解读。但我不否认,有些表情是有深层含义的,比如挥手说再见那个表情,有时候我会用来表示:我真的不想和你说话,再见吧。

  @头头:有几个表情符号的理解真的因人而异,比如笑脸、抠鼻等。我平时与不太熟悉的人聊天一般都直接用文字表达以免产生误会。

  @羊肉串:其实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用同一个表情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社区全媒体  盛燕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还车迟迟完不成 收费听听很糊涂
与民分忧 为民解难
“老师故意考考你”
爸爸要上班了
看孟京辉用独角戏演爱情
不必过度解读表情符号
庙行老年助养项目惠及社区居民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A07不必过度解读表情符号 2017-04-05 2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