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17机甲大师赛(东部赛区)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打响,来自全国的29支参赛队角逐晋级总决赛的7个名额,以及晋级踢馆赛的3个名额。
“与传统机器人比赛相比,机甲大师赛更加激烈,机器人之间既有配合,又有对抗。”赛事负责人高建荣介绍,参赛队伍自行设计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在每局7分钟内,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机关发射“弹丸”,直至击毁对方基地,或最终剩余较多血量,方才获胜。
“攻基地了,上吧,兄弟们!”“不要乱撞,我往左路!”眼前这场季军争夺赛,由蓝方上海交通大学,对战红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赛场两侧的操作间里,选手们头戴耳机,紧盯电脑,不断交流调整战术。屏幕上,是通过机器人摄像头实时传回的画面,选手左手通过键盘来回操控方位,右手不断点击鼠标发射弹丸。
最后10秒,蓝方的英雄机器人已占据有利位置,只听“砰砰砰”撞击声,42毫米的高尔夫球弹丸和17毫米的BB弹丸从炮管中喷涌而出,雨点般打在对方机器人的装甲板上。现场响起“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东道主上海交大队以2:0获胜,一个步兵机器人360°旋转以示庆祝。
“参赛队伍要综合运用机械自动化、电子通信、软件编程、图像识别等多学科的知识,队员也是来自大二至研一各个年级。”蓝队指导老师、上海交大工程训练中心教师冷春涛坦言,从设计编程、组装维修,到战术策略、临场协作,都是对同学们的锻炼与考验。
让机器人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主办方希望借助实战培养青年工程师,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期待观众通过比赛,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潜力。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