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7分钟,机器人上演“士兵突击”
范洁
  大本营边,“步兵”钻过桥洞准备偷袭;资源岛旁,“英雄”艰难爬坡等待突围;梅花桩外,工程车放下挡板辅助上岛;停机坪上,无人机稳步起飞空中投弹……篮球场大小的赛域内,红蓝两队机器人奋勇厮杀,或“声东击西”,或“围魏救赵”,各出奇招。

  昨天下午,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17机甲大师赛(东部赛区)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打响,来自全国的29支参赛队角逐晋级总决赛的7个名额,以及晋级踢馆赛的3个名额。

  “与传统机器人比赛相比,机甲大师赛更加激烈,机器人之间既有配合,又有对抗。”赛事负责人高建荣介绍,参赛队伍自行设计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在每局7分钟内,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机关发射“弹丸”,直至击毁对方基地,或最终剩余较多血量,方才获胜。

  “攻基地了,上吧,兄弟们!”“不要乱撞,我往左路!”眼前这场季军争夺赛,由蓝方上海交通大学,对战红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赛场两侧的操作间里,选手们头戴耳机,紧盯电脑,不断交流调整战术。屏幕上,是通过机器人摄像头实时传回的画面,选手左手通过键盘来回操控方位,右手不断点击鼠标发射弹丸。

  最后10秒,蓝方的英雄机器人已占据有利位置,只听“砰砰砰”撞击声,42毫米的高尔夫球弹丸和17毫米的BB弹丸从炮管中喷涌而出,雨点般打在对方机器人的装甲板上。现场响起“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东道主上海交大队以2:0获胜,一个步兵机器人360°旋转以示庆祝。

  “参赛队伍要综合运用机械自动化、电子通信、软件编程、图像识别等多学科的知识,队员也是来自大二至研一各个年级。”蓝队指导老师、上海交大工程训练中心教师冷春涛坦言,从设计编程、组装维修,到战术策略、临场协作,都是对同学们的锻炼与考验。

  让机器人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主办方希望借助实战培养青年工程师,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期待观众通过比赛,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潜力。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输血”更要“造血”
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跨越
上海市选举产生出席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琴韵流转处 “敦煌”飞天时
敲除违建管道 去除居住功能
申城入夏无悬念
瑞士公投 全面“弃核”
咖啡烫伤顾客 星巴克要赔巨款
7分钟,机器人上演“士兵突击”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7分钟,机器人上演“士兵突击” 2017-05-22 2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