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以来 一直紧闭
昨天,记者前往大渡河路站调查。该站位于普陀区金沙江路大渡河路口,是上海轨交13号线一期的地下车站之一。车站呈东西布置,东端紧邻大渡河路,西端靠近中江路,共设4个出入口,于2014年11月1日开通试运营,每天人流如织。
潘女士提到的3号口位于金沙江路南侧,也是唯一一处位于金沙江路南侧的出入口。从路面上看,该出口位于上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裙楼的东北侧,如今卷帘门紧闭,所有想乘轨道交通的乘客只能从马路对面的开放口进出。
随后记者来到轨交站内,根据提示牌提示的方向,找到了站内的3号出口。远远就发现,该出口被拦住了,通道里有一块告示牌写着“乘客止步”。很多需要从3号口出站的乘客,看见关闭的通道,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选择其他出入口进出。
潘女士说:“我家就在金沙江路的南侧,从3号口进出最方便,可是自从地铁开通后,这个出口就没开通过,现在只能选择走到下一个路口,横穿马路,再折返回来,从4号口或1号口通行,让很多想选3号出口的乘客走了冤枉路,还徒增了过马路的危险,实在太不方便了。”
急盼开通 方便出行
轨交13号线运营已经两年多了,3号出口为什么一直没开放呢?站内工作人员解释道:“目前3号出口内的设施还没建好。”至于为什么这么久都无法投入使用以及具体的开放时间,工作人员表示不是很清楚。但他透露,站内的地图上提示得非常详细,去哪里该走哪个出口,乘客都可以查询到。而3号口一直都没使用过,乘客一般不会特意去找3号口进出。
如今,上海轨交每日客流量已经突破千万人次,轨道交通已然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轨交站内的设施建设和更新,既方便市民,是市民出行的保障,也是广大市民最关心的切身问题之一。
“方便、快捷”是市民选择轨交出行的主要原因,轨交站出入口规划建设的根本,是为了长效服务市民和乘客。如今,轨交13号线大渡河路站3号口“有口难开”,招致越来越多乘客的不解和不满。如何让封闭的出入口发挥作用?这是轨交运营方面的一道课题,需要尽早解答,不能让它无休无止地制约市民出行。
本报记者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