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烟草曾被列为禁品,吸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饶恕的愚蠢和罪过。在一些国家里,吸烟被视为一种“亵渎神灵”的“邪恶”,谁要是胆敢种植和出售烟草,谁就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在哥伦布的船队从美洲返回西班牙后,当年跟随他到美洲探险的船员之一的罗德里果·赫累斯就开始吸起烟来。结果,这件事让当局发觉,认为“此人已着了魔”,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罪名是:“竟然从嘴里和鼻子里冒出烟来,亵渎神灵,实在是一种邪恶!”
十七世纪之初,烟草在亚洲和欧洲都是禁止种植和抽吸的。1628年,波斯王沙西菲宣布:谁要是胆敢种植和出售烟草,就用熔融的热铅汁浇他的咽喉。1634年,俄国沙皇颁布了禁烟惩罚令,规定:第一次犯者,处以鞭笞;再犯者,处死。从1635年起,瑞士严令禁烟,禁止任何饭店和客栈接待吸烟者。吸烟者一经查实,将受鞭笞、火烙和流放等严厉惩罚。同一时期,英国政府也大张旗鼓地展开禁烟运动。英王詹姆斯一世还亲自编写出版了一本有关“开展扫除烟害运动”的书,规劝吸烟的人“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开吸烟这污秽的玩艺儿”。接着,英国政府又明确下令禁种、禁吸和禁止进口烟草;把原定烟草进口税提高四百倍,以此阻止外烟入境;与此同时,全副武装的卫士把一批又一批的吸烟者反剪双手、五花大绑押赴刑场处决;政府还派人捣毁烟草公司、调集骑兵踏平烟草田;此外,对那些反对禁烟的人进行法律制裁。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禁烟的例子。早在康熙时期,就曾发生过一起禁吸旱烟的例子。
康熙在位时,有很多大臣都喜欢吸烟,宰相史贻直和侍郎陈元龙的烟瘾又特别大,一天到晚几乎一刻都离不开旱烟筒,而康熙本人却是一位既不喝酒,又不吸烟的人,他十分讨厌别人吸烟,时刻在想办法规劝别人戒烟。怎奈一些人的烟瘾太深,一时难以戒成,特别是史贻直和陈元龙两人。
一天,康熙下旨宣召史、陈二人,并送给他们每人一支特制的水晶旱烟筒。这两位瘾君子如获至宝,“谢过龙恩”后,回家就试吸起来。没想到,刚吸了一口,火星竟直扑进嘴里,吓得两人从此就再也不敢吸烟了。
康熙治服二人后,就下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吸烟,由此而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当时一位叫蒋陈锡的翰林还特意写了一首七言诗曰:“碧碗琼浆激艳开,肆筵先已戒深怀。瑶池宴罢云屏敞,不许人间烟火来。”
不过,这道圣旨也仅是暂时有效。
历史发展到今天,许多国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将烟草纳入国家专营及吸烟人数的空前激增,每年花在烟草上的开支也达到了天文数字,吸烟危害健康也日益凸显,有鉴于此,联合国有关组织就在1988年决定,从这一年开始,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号召人们在这一天停止吸烟,并努力戒烟,建议烟叶生产厂家在烟盒上印上诸如“吸烟危害健康”、“烟草有毒”等警示性标语,并在烟盒包装上标明焦油含量,以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