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挑衅
特朗普30日在推特上发文抨击美德贸易逆差,指责德国人一边挣着美国人的钱,一边依赖美国出钱支撑起来的北约的保护。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怼德国。25日做客欧盟总部,特朗普毫不留情地称,“德国人很坏……看看德国人在美国售出上百万辆汽车,多得可怕,我们要叫停这种现象”。早在竞选总统期间,特朗普就一直批评德国宝马、大众等汽车公司在墨西哥生产汽车并将之出口至美国。
对于总统在推特上不断制造“国际麻烦”,白宫助手一边疲于“四面灭火”,一边偷偷“出招”。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此前收到总统专用的安全手机,这部手机被特勤局加密,不能安装任何APP。特朗普十分恼火,白宫最终屈服,给他装上了唯一的APP——推特。
据政治新闻网站Axios报道,为了让从电视节目里获取“怼人”素材的总统不再四处“点火”,白宫工作人员偷偷增加了特朗普的工作量,让他忙得没有时间看电视。就结果来看,至少在出国访问期间,特朗普推特上“一片祥和”。
德法嘴硬
对于特朗普的接连“挑衅”,德国政府的回应非常强硬。事实上,特朗普30日再批德国,就是对默克尔此前言论的回应。G7峰会结束后,默克尔28日公开表示,她意识到欧盟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和英国,欧洲人的命运应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同时暗示,随着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和特朗普上台,战后西方国家的同盟关系已被严重削弱。
除了默克尔,欧洲另一个传统大国法国的新领导人也表现出“强硬姿态”:马克龙力“破”特朗普的“握手神功”受到媒体热议。马克龙事后坦白,自己是“故意为之”。马克龙解释,这是为了告诉特朗普,自己不会让步。
美欧裂痕
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在诸多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并没有随着他对欧洲的访问而化解,反而愈加深刻。在西西里岛,特朗普甚至连“面子工程”也不愿意做:开幕式“全家福”合影迟到;其他领导人步行,他乘高尔夫球车;闭幕式上见不到人,原来他已飞往几十公里外的美军基地演讲去了。连美国媒体都默认美欧裂痕。
二战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欧洲在外交政策“跟风走”的旧思维已经让其自尝恶果:难民潮冲击欧洲多国,引发各国不同程度的社会危机。探究根源不难发现,这与欧洲在西亚北非地区盲目追随美国密切相关;难民问题一定程度上与欧洲国家严峻的反恐形势互相交织,而IS当初的壮大,追随美国采取“绥靖”态度的欧洲难辞其咎;就在刚刚结束的G7峰会上,欧洲又是跟随美日的“指挥棒”,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指手划脚……
欧洲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正如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欧洲必须采取更加务实的政策。未来如何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打交道?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如何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无疑是摆在欧洲各国领导人面前最具挑战的问题。
本报记者 吴宇桢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