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嵌入式养老院”:有的是位于小区里一栋小房子,有的就在居民楼的底楼或高层住宅楼的下面几层;里面硬件软件齐全,有专业人员服务,因为离家只有一碗汤的距离,所以亲情不会隔断;老人一旦无人照料就可短期入住,甚至有的老人选择这里夏天避暑、冬天避寒……去年以来,长者照护之家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如今全市已建成近百家,年底将覆盖各街道。
这么好又离家近的养老机构,应该一床难求,不过有的入住率不足50%。原因何在?我采访了多家长者照护之家,发现问题在收费上。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的长者照护之家每月收费为3300元。而在普陀区、虹口区的几家长者照护之家,收费达6000多元。
6000多元,这个标准与一般中高端的民营养老院差不多。不过,长者照护之家性质不同。其场地都是由政府提供的,一般是街道腾出闲置房屋,或者利用小区公建配套用房,也有街道从其他单位租赁的;改建、装修也由街道实施,而运营则由养老企业或社会组织承接,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日三餐、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等。也就是说,一般养老院的“大头”床位费实际上在这里是不存在的。那么,服务企业有什么理由开出这样的高价呢?
企业的理由也有不少:高科技设施、智能化监控、海归管理团队、国际先进理念……不过,老人入住养老院,最需要的还是面对面的护理服务。而这些高价机构的服务水平,并不见得比其他养老机构高出多少。
对于这些高价嵌入式养老院,市民“用脚投票”。有位女士本来想送80多岁的老母来这里,一听说每月6000多元,连连摇头:“还不如请个住家保姆呢!”而黄浦区的多家长者照护之家,收费均在3000多元,入住率都在80%以上。
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经成为一大“朝阳产业”。从老人身上赚钱,只要合理合法,一点没有问题。但是,把老人当成唐僧肉,并且利用政府建设的公益性机构来大赚一笔,未免有失公平。看来,有关部门对于全市长者照护之家的收费,应该尽快制定一个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