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健康+/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雨频繁“湿邪病”患者增多
中医专家提醒: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吴瑞莲
  吴瑞莲

  入夏以来,不少人感到没有胃口,浑身酸痛,其实这很可能是体内湿气太重惹的祸!日前,在奉贤区四团社区举办的第43期新民健康周周讲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范兴良表示,本月初上海正式入汛,降雨频繁,天气闷热潮湿,人们很容易患上“湿邪病”。中医专家提醒,雨季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可常按身上祛湿“开关”。

  范医生指出,江南每年6、7月份正是黄梅季节,以连续阴雨天气为主,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一时节已经接近长夏,气候极为潮湿,湿气可通过皮肤孔窍等侵入身体,造成湿气重。“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受湿邪影响最大,所以很多人一到梅雨季就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称之为‘湿邪中阻’。”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湿气重呢?范医生表示,关注舌头和大便就能自测。如果舌头胖大,边缘有锯齿,舌苔比较厚,就说明体内湿气很严重;如果大便不成形,需要用很多手纸,或是粘马桶,说明体内湿气已经影响到了脾胃。在湿气较轻时可选用食疗、导引祛湿。比如在饮食上多选择山药、绿豆、燕麦、薏仁、红豆、地瓜,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自由搭配煮粥。

  范兴良中医师介绍,人体身上还有一些可帮助排出湿气的穴位,如足三里、丰隆、阴陵泉等,常按这些祛湿“开关”,可以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按摩足三里时,可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按摩丰隆穴时,可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按摩阴陵泉穴时,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穴位上,按而揉之,并产生酸、麻、胀等感觉,每次按揉5-8分钟。

  此外,肚脐上有中脘、水分穴位,脐下有关元、气海穴位,脐两旁有天枢穴位。都是补肾健脾、祛湿利水的主要穴位,范医生表示,湿气重的人,尤其是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不妨每天在睡前或醒后空腹时揉腹,也可达到祛湿,调理脾胃功能的功效。“揉腹时,需要平躺,腹部放松,将双手掌重叠在一起放在肚脐下方,稍微用力向下按,然后顺时针地绕脐按摩,频率要慢一些,最好能坚持5分钟,长期坚持效果更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父亲节,问候你的父亲身体健康吗?
夏雨频繁“湿邪病”患者增多
全吃素好吗? “餐盘理论”倡导每餐只需半数是蔬果
口腔专家提醒:餐后立即刷牙更伤牙
夏季进补如何选择滋补品
6·21营养大讲堂等你来报名!
新民晚报健康+/新民健康A22夏雨频繁“湿邪病”患者增多 2017-06-13 2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