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本案例非常具有可读性。”一位企业代表表示,“首先,案例集的目录就非常吸引眼球。比如‘销售正品也不得擅自将该商品商标用作店招’;又比如‘开设培训班不支付软件使用费承担高额赔偿’,这些都是生活中企业经常遇到的情况。法院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提炼出案件的法律问题和典型意义,非常实用。”
“谁执法谁普法”,这是中央对加强法治宣传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对于人民法院来说,最好的普法方式就是“以案释法”,充分利用法院审理的案件,达到普及法律知识和引导价值观念的效果。
宣讲会上,法官结合开庭审理的一起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向在场的企业代表开展了法律宣讲,使案件的审理变成普法公开课。随后,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陈惠珍法官结合丰富的审判经验,对典型案例中多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做了讲解,受到了企业代表们的欢迎。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引领作用,上海知产法院正尝试建立案例资源库,并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全媒体形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需求。
据悉,今后上海知产法院还将继续通过公开开庭、巡回开庭、庭审直播、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开展一系列“以案释法”活动,弘扬法治精神,让司法保障成为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