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我曾经采访过盲人网店“用心创世界”团队,几名完全失去视力的大学生希望拓宽视障者就业的路子,利用读屏软件,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开创了全国第一家淘宝店,自己当起客服。我记得主创之一张平满怀希望地说,想到全国各地开展培训,让更多视障者从按摩师这条单一的道路中解脱出来。
七年过去了,张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但他的梦想推进缓慢。网店客服培训班办了几期之后,没能继续,另一位主创沈晨娴虽然首创性地开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外包网店客服服务,但仍然是依托当时的基础。张平自学编写盲人网游,带动其他盲人伙伴加入,但受到资金、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阻力重重。
时代早已不同了,按摩师和助残系统安排的就业方式如到街道担任助残员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挂靠企业,不上班就拿最低工资,更让他们心有不甘。近几年,北京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视障者在投递简历时,有意要求回避按摩师岗位。“我们希望能在就业领域上有所突破,盲人不是只能干推拿按摩。”一位应聘者说。他们对自身价值和社会肯定的期待都在提高。
技术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可能,读屏软件打破他们与电脑、手机的壁垒,用微信聊天,他们的回复速度绝不亚于视力正常者。通勤是唯一的障碍,但视障者已用事实证明,这也难不倒他们。
但缺少定向的培训,盲人求职非常困难。上海市盲童学校常设的职业高中方向仍然只有按摩技师,不定期根据学生特点开设钢琴调音班。华东师范大学近年大大放开盲人报考的专业范围,但毕业后就失业仍然是他们最大的恐惧。全盲的学生比智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学生求职更难,在招聘会上,他们经常遭遇企业的歧视。
社会的认知和反应慢了,慢的原因是对视障者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够。他们对平权有着强烈的诉求,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但这个世界还不太清楚。张平有时候会在TED做演讲,将视障者的能力和需求讲给众人听,希望这样的渠道更多些,这样的声音更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