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仆仆道途
徐梦嘉
图一 菐(甲文) 图二 道(金文) 图三 道(金文) 图四 途(甲文) 图五 途(小篆)
  徐梦嘉 文/图

  仆仆道途(僕僕道途 )和风尘仆仆(風塵僕僕)意思近,都是形容旅途劳顿状况的成语。僕简化后作仆,而简形的“仆”字本来就有,是仆倒的仆,成语前仆后继归繁作“前仆後繼”,后继需归繁,前仆依然。为了行文清晰,小文解析僕、道、途三字,僕用繁体。

  僕,供役使的人。菐是僕的本字,亦声。甲文菐(图一)是罪人、农人、僕人三者的综合写照。1.罪人:菐字头上有刑刀(辛)。2.农人:主体部分系双手端簸箕在劳作,《汉字源流字典》:“手持盛粪土的簸箕扫除。”这种析形是可商榷的。字中数点抛空,显然不是扫除粪土的动作。早年上山下乡干过农活的我知道,这双手端簸箕是在扬稷谷,每次上扬谷粒,利用风力将质轻的稗粒、瘪粒,以及灰尘碎石杂质吹撒出去,饱满质重的谷粒就会落下,一般上下几十次后便完成了。3.僕人:菐身后形体,学者有识定是“尾饰”,其实是附加一把扫帚,随时要洒扫庭除。

  罪人、农人、僕人三种不同类型身份的人都在一个字上体现,昭示“菐”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弱势群体。也可以复合为一人,即罪人扬谷打扫。金文起菐形蝉变,菐旁加了亻,当是“监督者”。秉持商朝为奴隶制时代观点的学者,常引用僕字作论据之一。活计多的“辛劳僕”字叠出僕僕一词,有屡屡、烦琐、奔走劳顿的意涵。

  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依据秦代小篆析形:“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甲文“道”由“行”(十字路形,即四通的道路)中间安置“人”组成,是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的画面,简约明了。金文“道”主要两款,1.(图二)从行、首、止(脚)。“首”表示想一想怎么走,这个构形本义是指具体走的道路;2.(图三)以又(手)代止。这个构形本义指被引领着走道路,此引领意后由道加寸(也表示手)配出的“導(导)”替代,并演绎产生出与之相关的词;领导、引导、向导、倡导、导引、导游、导师、导言、传导、导致、开导、教导、因势利导等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道”的实象道路字义外还增添了虚象“道理”的新字义,用以表达事物“行走道路”的规律性。此“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鼻祖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途,《广韵》:“途,道也。” 《辞海》释途也是“道路”。途(甲文,图四)最早源于甲文止、余构形。途不是单纯形声字,“余”既是历来识定的声旁更是形旁,余字为舍的先文,形状是单柱无壁尖顶的简易茅“屋”,如同现在的大型户外伞。“途”字中的余,则表示客栈、驿亭。止,脚也,在“途”字中有行走和止步双意。途的形义就是:旅人走累了,走到“余”处需歇脚或留宿了。金文在“余”的左右添支撑木棍,小篆“途”(图五)再加表示道路的彳,正体“途”沿袭这彳止配出的辵(辶)和余组合。当前根据正体乱解汉字现象很多,如将“途”解为“余下的一段路”。

  “途”之道路漫长迷茫,不容易走,有时是走不得的。途的词往往含这方面意涵:路途、旅途、长途、迷途、歧途、前途、通途(通途是需要花心力体力财力开辟)、穷途、泥途(泥路即泥土路或泥泞的路,无引申义。泥途则指陷入困苦境地)、阮途(末路)、泉途(阴间路)、触涂宜慎、荆棘载途乃至星途、仕途等等。旧时途与涂、塗互为或体,亦可区分这三款“途之路”(一般不分,都作“途”),陆路为“途”,水路为“涂”,水陆路为“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相见何如想念
回眸一九九二
一枝玉兰花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仆仆道途
从点滴做起
移轴记录武康大楼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仆仆道途 2019-05-11 2 2019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