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初申城时阴时雨
这个双休日是夏天“预演”,天气晴好,气温更逼近30℃。但昼夜温差近10℃。天气也颇为干燥,火险等级达到最高等级4级“易燃”。不过,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下周受低空切变线影响,失联多日的雨水又要重返申城,届时将给本市带来阵雨或雷雨天气,预计最高气温在24~25℃,最低温度19~20℃。
上海的夏天何时来?孔春燕说,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是:立夏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22℃,则其首日为入夏第一天。“这个双休日,日平均气温达标没有问题,但下周初降水引起气温下降,如果一天气温在19~24℃,那么日平均气温很可能就到不了22℃,不确定性较大,下周初不一定能顺利入夏。而后半周是否能入夏成功,也得看天气形势变化。”
近年来夏日越来越多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近年来却有夏日越来越多、夏季越来越长的趋势。气候数据统计显示,上海的四季长短差距有点大:夏季的天数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多,大于春秋两季之和。近10年,申城夏季平均长达135天。
自1981年至2018年,上海入夏最早是2009年5月6日,最晚是1995年6月24日。2017年,上海5月18日入夏,去年是5月12日入夏,且5月16日就出现了高温日,嘉定站、松江站、青浦站、宝山站、崇明站5站,均创下各自站点建站以来(自1961年)5月气温新高。
南方阳光“余额”不足
5月以来,我国降水范围较广,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江南、华南阴雨频繁,广州、南宁、福州等地还出现了同期极端降雨。这两天,我国大部地区迎来难得的雨水间歇期。但今天起又发生明显转折,阳光“库存”再度“告急”。
北方大部地区将自西向东受到冷空气影响,本周末将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也会下降4~8℃,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还会有小到中雨量级降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新疆东部及南疆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还将出现沙尘天气。与此同时,南方的降雨也会再次增多增强,15日到18日,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多降雨天气,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淮、江南北部局地有暴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