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朝两国围绕半岛无核化路线分歧明显、关系僵化的背景下,朝鲜的新动作是否表明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深深失望,对外政策再次趋向强硬?
朝鲜亮“撒手锏”
根据朝中社的消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4日和9日亲临现场指导试射,试射的是实战性能较强的“火星-11”导弹。
朝鲜早前试射的远程导弹虽然理论上已具备对美国领土的打击能力,但是生存能力有限,精度低,实战性能较差。“火星-11”虽然射程有限,但在两次试射中分别采用了轮式底盘与履带式底盘,生存力大幅提高。鉴于朝鲜已经研发“战术制导武器”,那么“火星-11”的打击精度很可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韩国庆南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教授金东叶认为,9日试射的两枚导弹,50公里的射高表明它们是按实战要求试射的战术制导武器,从朝鲜内陆发射(而非面向大海发射)则表明了新武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说,面对南部常规军事力量占优的美韩军队,“火星-11”使朝鲜可以从距离军事分界线更远的北部纵深对南部实施精确打击,拥有了更能实打实地对敌人构成威慑的武器装备,堪称名副其实的“撒手锏”。在美朝关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火星-11”的高调亮相无疑迫使对手在做任何决定时都必须仔细掂量一番。
显示外交技巧
4月11日,朝鲜第14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的主旨之一就是强调“自力更生的旗帜”,发展自主经济,以“给企图以制裁使朝鲜屈服的敌对势力以沉重打击”。这一会议发生在2月第二次“金特会”不欢而散之后。
金正恩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说:“因美国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二次朝美首脑会谈中采取单方面、非善意的态度,最近朝鲜半岛和地区形势陷入僵局……朝鲜将对一切可能做好准备。”
显然,既然是对一切可能做好准备,那么军事上的自强与经济上的自立自然不可偏废,缺一不可。而试射“撒手锏”武器,无疑是彰显战略决心、团结内部的不二法门。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朝鲜放弃了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希望。9日的两次试射看似搅动风云,但270公里和420公里两个数字却显示了朝鲜的外交技巧。
对于美国来说,朝鲜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是它颇为忌惮的,但这主要是针对500公里以上、可对驻日美军基地实施打击的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而朝鲜近来的多次试射,基本将射程控制在200多公里左右,最远的也不过420公里,未触及500公里的“红线”。
美方心照不宣
美国对此也心照不宣。尽管特朗普9日在朝鲜试射后表示,“我不认为他们做好了谈判准备”,但还是坚称“与朝鲜的关系仍在继续”。此外,刚被提名为五角大楼正式掌门人的沙纳汉9日也表示,虽然已知晓朝方早些时候试射的“飞行器”是什么,但美国将继续坚持外交途径来解决相关问题。
一向对朝鲜导弹试射最为敏感的日本也仿佛“免疫”了一般。在朝鲜9日试射导弹后,日本防卫省称,不影响日本本土安全。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改既往的对朝强硬立场,首次表示为了消除日朝之间的不信任,愿意“无条件”同金正恩举行会晤。
其实,朝美日韩四方近日一系列举动,都给彼此外交接触和试探留足了充分的空间。无论怎样,美国是半岛僵局突破的关键。借用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4月30日的表态就是:“奉劝美国一句,还是仔细琢磨一下朝鲜提出年底期限的含义,选定今后的方向为好。”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