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承载着我们的理想,要像英雄一样做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我们都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内心中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这个戏是传递正能量的。通过这个大戏的排演,充分发挥沪剧的特色。”谈及创排此戏的初衷,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如是说。“要出好戏,要留得下,要让更多年轻人欣赏喜爱,否则变成了自娱自乐,剧种会慢慢消亡。《邓世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茅善玉表示,2014年12月首演至今,《邓世昌》先后在太仓大剧院、上海逸夫舞台、上海大宁剧院、奉贤会议中心、松江大学城等地公演20多场,票房总收入逾100万元。“剧场里年轻人非常多,这是我们一个巨大收获。喜欢的人越来越多,理解的人越来越多,沪剧就有了生命力。”
《邓世昌》创作伊始,茅善玉便瞄准年轻观众。《邓世昌》一改传统沪剧叙事模式,开场从葬身海底的英雄灵魂切入,令人耳目一新。茅善玉反复强调,“开场10分钟很重要。《邓世昌》凭什么把观众留在剧场?如果10分钟不吸引人,就完了。《邓世昌》整个团队反复打磨,一开场立刻进入状态,用惊心动魄的英雄魂兮归来,引发观众兴趣。”
结束艺术节演出后,《邓世昌》将在上海交大、上师大、海事大学等高校巡演,“《邓世昌》讲的是爱国主义英雄情怀,社会尤其是年轻观众需要这种正能量的剧作,所以我们会不断演出、不断打磨。”茅善玉不急于求成,她觉得《邓世昌》可以更出色,“艺无止境。戏还要继续调整,唱腔可以更加好听,演员对角色理解可以更加到位。”
(闻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