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公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公布~~~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公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5大目标
  创新

  创新引领  动力转换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 培育发展新动力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 拓展发展新空间 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 

  ■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构建产业新体系 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 构建发展新体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协调

  区域协同  城乡一体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

  ■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绿色

  美丽中国  富裕人民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

  ■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推进能源革命,改革能源体制。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坚持节约优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管住公款消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 

  ■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水生态保护。 

  开放

  战略互信  合作互利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 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共享

  机会公平  保障民生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

  ■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 

  ■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

  ■ 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

  ■ 促进就业创业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缩小收入差距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实行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关键词带你读懂“十三五”规划建议】

  “第一动力”

  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中央建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专家解读

  规划建议用了十分突出的篇幅重点阐释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研究和培育“颠覆性创新”,将有助于我国抢占科技经济发展新制高点,进而实现“弯道超车”的创新发展思路。

  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水定产”

  凸显水资源硬约束信号

  中央建议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

  专家解读

  这释放出我国将更加突出水资源硬约束,推动人水和谐发展的信号。

  当前,我国面临水资源约束趋紧、用水方式依然粗放的现实。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同时,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损害等问题相互交织。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表示,将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作为今后国家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刚性约束,并通过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条红线进行控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机构为支撑”

  折射我国养老政策新思路

  中央建议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专家解读

  对比“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建议对机构养老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有了重要变化,从“机构为补充”到“机构为支撑”,一词之变折射出我国养老政策的新思路。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这一调整符合中国人居家养老的文化传统,适应了中国未来养老的新方向。“养老机构应该是老年人的最后一道选择。”吴玉韶说,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机构养老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特别是对于高龄、失能、“三无”等特殊老人群体起到托底作用。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认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必须有中国式解决方案。

  “党的领导”

  凸显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建议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

  专家解读

  规划建议将“坚持党的领导”列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并单辟一章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详细部署。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岳经纶认为,党加强对发展的领导,至关重要的是主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中央党校机关党委宣传处处长李跃华说,随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将越来越健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好的政治生态。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5大目标
建议稿起草长达9个月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5大目标 2015-11-04 2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