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产解冻”诈骗犯罪由来已久。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些不法分子虚构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朝代灭亡时为日后王朝复辟保存了巨大财富,以及国民党溃败台湾时在大陆和海外遗留了大量资产,这些财产数以兆亿计。这一骗术,从以前的口口相传到如今“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手法不断翻新并愈演愈烈,使大量群众上当受骗。
慈善诱饵“连环套”
2016年上半年,安徽省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有人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宣称可通过“精确慈善”项目向受助人发放善款。4月份以来已有超过3万人提供了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但没有一人获得过任何数额的善款。
很快,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收到线索,分析研判后,专案组锁定了“三民城”和“巨龙国际”项目的两个诈骗犯罪团伙。2016年8月5日,“三民城”项目的吴某某、“巨龙国际”项目的张某某等高层涉案人员落网。
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周斌介绍,这是一种集返利、传销与诈骗为一体的混合型犯罪。专案组总结为“电信诈骗+传销+时事政治”的连环套,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
犯罪团伙组织各种微信群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引入传销手段进行宣传洗脑,使被害人对所谓慈善事业深信不疑;紧扣时事热点,曲解国家创业、慈善等政策,让受害人进入圈套。
实体基地迷惑人
2016年10月,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一个以“民族大业”为名,嫁接慈善养老事业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犯罪嫌疑人温某某通过发布虚构的国家政策,骗取数万人数百万元的“会员费”。
“扶贫养老系统项目对接民族资产让你脱贫!”这个口号出自温某某经营的“5A级扶贫养老基地”项目。
“犯罪嫌疑人谎称,这类项目是政府支持的公办不公开工程,再配上伪造的文件,大多数人难以分辨。”盐城市滨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钟旭说,再加上投资上百万元建设的养老基地,受骗者往往深信不疑。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了解到,这起诈骗案实际上是“案中案”。温某某最初依靠吸引老年人投资养老项目进行诈骗,后经人介绍认识了装扮为在世的国民党前高官的夏某某,于是,养老项目开始与“民族资产解冻骗局”相结合。项目宣称每人仅需出资210元作为启动资金,即可以领取100万元善款,并且获得终身免费养老。
“群”里每天开“晨会”
“投资10000元成股东,可以得到现金1000万元人民币、海景别墅一套、红旗H7轿车一辆、10000股巨龙公司的原始股票……”
“其实,对于这样的巨大回报,受害人也并不是完全相信,但往往侥幸地设想万一真的兑现了呢?”周斌说,一旦发现受害人半信半疑,诈骗团伙成员就千方百计给其洗脑。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高峰,曾进入诈骗团伙的微信群。“群里有群规,每天都在固定时间举行所谓爱国晨会,仪式感很强。”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投资者,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面对可疑并承诺巨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要高度警惕。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