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新民健康/慢病
     
本版列表新闻
盲目按摩不可取 家庭牵引有讲究~~~
盲目按摩不可取 家庭牵引有讲究~~~
盲目按摩不可取 家庭牵引有讲究~~~
     
2017年04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盲目按摩不可取 家庭牵引有讲究
颈椎病保守治疗的那点事
  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人群发病率达到10%,我国目前有约1.4亿的人患有颈椎病。在一般人看来,颈椎病是一种很单纯的疾病,看电视、玩电脑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颈肩部酸痛不适;而从骨科医生的角度来看,颈椎病却很复杂。

  盲目按摩致伤残

  67岁的王先生深受颈椎病困扰,每次发病轻则颈背疼痛、手脚麻木,重则行走不便、头晕呕吐。由于家人担心手术创伤太大,选择了保守治疗,平时在家做些牵引,然后带王老伯到附近的推拿按摩店“治疗”。不曾想,王老伯的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

  前不久,王先生感觉脖子胀痛难以扭动,而且左肩膀疼得抬不起来,家人赶紧带着他到正规医院治疗,检查发现,他的左肩关节陈旧脱臼位合并左肩盂损伤,左肱骨头损伤,被相关机构认定,左肩关节功能障碍为十级伤残,造成了终身遗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教授表示,如果颈椎病患者除了有颈肩酸、麻、胀、痛、僵等基本症状,还有手指、手臂、腿脚的麻木,血压波动以及消化功能异常等伴随症状,就很可能是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乃至脊髓型颈椎病。这些类型的颈椎病切不可随意按摩,尤其不要采用重手法进行按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综合采用牵引、热疗、电疗、磁疗、手术等方法。

  颈部疼痛分类别

  颈部是人体十分关键的部位,脊髓、神经、供应脑部血液的大血管等重要组织都从此经过。如果颈部长时间保持某一个固定的姿势,局部肌肉、韧带、椎间盘和骨骼就会出现慢性损伤,即便是年轻人,也会出现骨质增生、椎间盘老化退变等病变。这些“赘生物”压迫及刺激脊髓、神经和大血管,就会导致酸、麻、胀、痛、僵等颈椎病症状。

  贺石生教授指出,症状较轻的患者,赘生物增生不明显,不会造成明显的脊髓、神经和血管压迫征象,但会对肌肉和软组织造成慢性损伤。如果病人同时存在颈椎不稳或赘生物压迫脊髓、神经和大血管,就万万不可随意按摩,尤其不能采取重手法按摩,否则轻则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重则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会诱发瘫痪,危及生命。

  传统牵引弊端凸显

  目前来说,对于病情不重,不需要手术的病人来说,保守治疗是首选。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很多,如中医药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手法治疗运动治疗、矫形支具应用等,而颈椎牵引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颈椎病患者一般都先尝试正规的牵引治疗,无效时再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贺石生教授介绍说,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因为有效的牵引能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并快速缓解颈椎病症状。简单地说,颈椎牵引就是通过牵引力与反牵引力(即患者自身的重力)的相互作用,可逐渐缓解痉挛的颈部肌肉,减轻疼痛。

  然而,传统的颈椎牵引器有诸多弊端。例如牵引治疗往往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同时颈椎病容易反复,所以它的牵引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上班族、老年人难以坚持每天来医院牵引。有些患者喜欢网上购买牵引器材,由于设备缺乏认证,也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在牵引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可能造成骨折、肌肉拉伤、病情加重,甚至生命危险。

  牵引治疗

  应走向“个性化”时代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个体差异、颈椎曲度、畸形、颈椎病的发病节段、严重程度不同,每个人的牵引角度、重量、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应该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在不同的牵引时段予以调整改变。

  作为我国著名的脊柱微创专家,贺石生教授经过12年的潜心研究,几千例患者的临床实践,主张个性化的颈椎牵引法。在牵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牵引的角度、牵引的时间和牵引的重量,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个周期一般需要四周,每天牵引一到两次,90分钟一次,或者45分钟两次,如果完全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并且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牵引治疗,多数患者一个周期后症状会有所改善。”贺石生教授介绍说,“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接下来的一系列的治疗工作,包括数据的采集,定期的角度的调节,牵引重量的调整和后期的病程随访记录等。”

  颈椎病是慢性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并加重,需要长期坚持预防、保健和保守治疗。贺石生教授提醒说,并非所有颈椎病人都能够牵引治疗好,当牵引治疗无效时、压迫及症状严重时还是要考虑手术治疗。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供稿

  专家简介

  贺石生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同济大学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卫计委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组长。发表文章20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主编专著三部:《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微创腰椎融合术》、《脊柱常见疾病微创治疗与康复》,其中《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是国内第一部脊柱微创专著,已经成为骨科医生案头必备书目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如何找回失落的“出租车名片”·大家谈
   第A05版:如何找回失落的“出租车名片”·大家谈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7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28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2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3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4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5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6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7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第B08版:2017上海国际车展特刊(下)
颈椎病保守治疗的那点事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慢病A31颈椎病保守治疗的那点事 2017-04-26 2 2017年04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