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国产航母
这艘航空母舰是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航空母舰。其于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该航空母舰将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航母梦,中国梦
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诞生于1917年。11年后,当时的海军将领陈绍宽就曾提出过一项建造航母的计划,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原因,致使航空母舰的计划成为了南柯一梦。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了研制航母的历程。到了上世纪80年代,航母建设开始进入到可行性研究。1985年,中国就以“拆卸”的方式购进一艘澳大利亚的退役航母“墨尔本号”。
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带领张序三、李景两位副司令员及专家,向相关领导汇报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个是航空母舰,一个是核潜艇。刘华清说:“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这两项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
1988年12月,国防科工委科技委评议申报的软科学课题,“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被列入12个入选项目之一。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舰载武器设备和动力系统等被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2002年3月,“瓦良格”号航母船体抵达大连港51区码头。2012年9月,改建后的航母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当年10月,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驶离大连港码头。
扮演更重要角色
航母是海军舰种中吨位、体积、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居首位的大型水面舰艇,航母的设计和建造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超级工程,涉及到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电力、动力、材料、化工、武器等上百个领域的尖端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航母建造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就曾撰文,称“一个船队在远海活动,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远海作战的胜利和保证。”曾担任过海军司令员的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认为,“海军有了航空母舰,质量就会发生大的变化,作战能力也就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
随着时代的发展,航母编队已不单在战争运用这一方面发挥作用,还被推到了“非战争运用”的前台,并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航母编队在反恐、反海盗、撤运侨民、维护海上交通线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今年4月20日,《解放军报》发了一个整版的文章,题为《向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迈进》,里面提到“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航母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今天,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正式下水,无疑标志着中国的航母梦正一步步走向现实。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航空母舰编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担负更重要的任务。 本报记者 方翔
(综合新华社、央视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