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说到“单身”就好比“嫁不出去”或“娶不到”的代名词,可现在的单身青年却通常和“优秀”、“条件优越”等关键词相关联。“越优秀择偶越难”,这种“甜蜜的苦恼”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单身困扰集中在优秀青年身上。“我要等到最适合的人。”杨女士今年27岁,拥有着高学历和不错的收入,被同事公认为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我一直相信会有份完美的爱情,只是现在还没遇到而已。我知道自己也有问题,受不了长得难看的,看不上工作差点的。偶尔我也会想,有人肯娶就嫁了吧,可真要做时,才发现实在迈不过心里那道坎!”杨女士说。
尽管今天的“单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这种方式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国的环保部门就对柏林单身者比例过高提出了批评,认为单身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统计数据显示,单身者一年制造的垃圾要比三口之家中的一名成员多出600多公斤。5个单身者要比五口之家一年多燃烧61%的天然气、多消耗55%的电和多购买39%的日常必需品。在人口学家看来,单身虽然是一种潮流,但如果长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
据了解,英国结婚人数已跌至近150年来最低;法国每三户中,就有一户是单身;美国“单身文化”上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成熟期,到2007年有49%的女性过着没有异性伴侣的独身生活;德国柏林的独身率达到54%,德国社会学家已经提出警告,如果独身的人继续增加,年老的人没人照料,再过12代,德国将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日本青年的单身率再创新高,政府部门的调查显示,大约有60%的18—34岁日本未婚男子没有女友,未婚女子的比例是49.5%;韩国也宣布进入“单身全盛时代”……
积极的看法是,单身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定时间以后,社会自然会“回归”,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应该尊重不同人群对婚姻的不同看法和选择。
如果想要改变单身状态,不善交际的人更应该给自己多创造一些和别人沟通的机会。要想获得幸福,首先做到的就是降低标准。面对经济、社会和舆论压力,大龄单身男女应该拒绝盲目追逐和攀比,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不应盲目抵制也不该一味顺从,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找到牵手一辈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