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侠客与刺客
顾文豪
  文/顾文豪

  六大刺客皆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虽性格不一、遭遇不同,但都悍勇无比,不畏生死。譬如曹沫,于会盟会议上单身执匕首劫持齐桓公,迫其尽数归还侵夺的鲁国土地;再如专诸,公子光趁吴国内部空虚,与其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鱼肠剑”,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专诸当场亦被吴王左右杀死。皆是抱着必死的心念为此一举,其心志与胆气都胜过常人,且单枪匹马,绝不连累任何人。

  其次,这些刺客皆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方面最知名的要数吴王阖闾的刺客要离了。吴王派他刺杀公子庆忌,要离身材瘦小,形容丑陋,庆忌则武艺非凡膂力过人。为获致庆忌信任,要离先是在王宫与阖闾斗剑时,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阖闾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右臂,以此为借口投奔庆忌。要离走后,阖闾依计杀了其妻子。庆忌遂更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其训练士兵。三月后,出征吴国,与要离同船。要离趁其畅饮之际,独臂猛刺,透入心窝,穿出背外。庆忌诧异之极倒提要离,沉溺水中三次,后将要离放在膝上,笑说:“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刺我!”此时左右卫士欲杀之,庆忌摇手说:“此乃天下勇士,还是放他回国,成全他吧!”

  不过司马迁真正要彰表的并非刺客们的胆气,而是他们的义举,重然诺,重知己。细观六人,大多为报人主之知遇之恩而不惜身死。曹沫是为不辱鲁公使命,专诸是答谢公子光的看重,要离更是酬答阖闾之恩,聂政为酬知己严仲子,代为行刺韩相侠累,豫让为智伯家臣,感其知遇之恩,赵襄子杀智伯,漆其头骨为饮器,他发誓要为智伯报仇。换言之,侠客与刺客的真正分际就在此处———若有人于污秽世事中信任我、爱重我,我即甘愿付出一切来酬答这旷古的情谊。

  在大的道德取向上,刺客与侠客或有共通处,但彰表侠是为激扬侠客救人缓急而不拘法令的斩截公道,换句话说,侠客更多的意义是在于他们是皇权之外的拯救,将权力与制度无法管制的是非问题处理得正义皎然;太史公笔下的刺客则不同,他们秉持“士为知己者死”的重义之情,为一饭之恩而不惜蹈难身死。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报偿甚至不是行刺之功,而是行刺本身,在这过程中将一己之热情才智尽数挥发,好似流星划过天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原来只在于换取知己的信任与依托。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末尾慨叹,“自曹沫至荆轲,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期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是的,成与不成,显然无关大局,仗剑出行的时刻,已然注定刺客悲情的结局与令人遐想的生命光灿。司马迁的寓托不过告诉我们,这些出没在夜色中、被湮没在历史暗角的刺客其实远比某些正人君子更有担当与品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广告
   第03版:周记
   第04版:话题
   第05版:话题
   第06版:话题
   第07版:话题
   第08版:话题
   第09版:人物
   第10版:艺文
   第11版:广告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影视
   第14版:潮流
   第15版:汽车
   第16版:置业
   第17版:专版
   第18版:美容
   第19版:旅游
   第20版:家居
   第21版:健康
   第22版:美食
   第23版:商业
   第24版:专栏
   第25版:合唱团
   第26版:闲趣
   第27版:广告
   第28版:广告
哈佛的跛鸭子书店
侠客与刺客
闲聊民歌
续恒基旗下环智国际大厦满租后 又一新贵688广场华丽登场
新民地铁专栏24侠客与刺客 2013-09-20 2 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