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镜头外,加利娅·马哈茂德是埃及贫民主妇,跟小贩讨价还价。在镜头前,她像生活中一样穿着拖鞋在菜市场砍价,在黑黢黢的炉灶前教观众做最廉价的菜,却不可思议地成为眼下埃及最“火”的电视名厨。她的节目制作人认为,加利娅这个“草根名厨”的成功源于真实,“许多穷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引领“厨房革命”
33岁的加利娅生活在埃及首都开罗的一个贫民区。她父母早亡,从小就与8个兄妹一起干活糊口。
2011年埃及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前,加利娅在一户富裕人家当女佣,为雇主煮饭洗衣。随着抗议活动声势渐大,加利娅雇主的弟弟穆罕默德·古哈尔,一名资深媒体人,见机创办了一个新电视频道,筹划打造一台既与众不同,又迎合时局的娱乐厨艺节目。
时值斋月,古哈尔在姐姐家做客时遇到加利娅,向她询问如何准备斋月期间的食物。加利娅回答说,她要给自己家里约20口人做饭,但每天能用来买菜的钱只有20到30埃镑(约合3至5美元),所以她爱做的就是最普通的传统菜肴,诸如填肉小胡瓜、蚕豆、乳酪炖菜等。
她还说,丈夫靠开小巴士挣点钱,所以他们一周只吃得起一次肉。
“她做的可口饭菜能让我回味起妈妈和祖母的手艺。没什么肉,但有丰富的蔬菜、番茄酱和米饭,”古哈尔说,“她传承了埃及文化和传统。”
古哈尔决定把加利娅带到镜头前。希望“加利娅能在电视上引领一场‘厨房革命’:不要复杂的菜谱和昂贵的食材,不做普通百姓吃不起的精美大餐,只求价廉、味美。”古哈尔的创意得到加利娅的认可。
节目真实亲切
一手实用的好厨艺,加上邻家大婶般的亲切开朗,加利娅和她主持的电视烹饪节目迅速走红。
她穿着拖鞋裹着披肩去自家附近的市场买菜,扯着嗓门跟小贩砍价,戴着俗气的圆点花围裙出镜做饭。她只买普通的食材,包括豆类、蔬菜和面团。她用便宜的塑料容器装食材,用火柴点火,在掉了柄的旧锅里煮饭。她通常只放最基本的调味品:盐、胡椒粉和孜然。
节目制作组特意把电视厨房布置得跟她家的厨房差不多。蒸锅和煎锅都是便宜的铝锅,容器都是塑料制品,小小的炉子已被烟熏火燎得黑黢黢,冰箱跟加利娅家里的一样小,连捣蒜器都是最原始的。
原汁原味的工作环境让加利娅在镜头前表现自如,也让观众觉得真实亲切。加利娅在节目中也跟现实生活里一样精打细算,因为她每期节目的买菜成本不能超过4美元。
“只用10埃镑(1.68美元),你就能解决一餐:一盘土豆烩米饭。你需准备一斤土豆、一斤西红柿、半斤洋葱和半斤大米,仅此而已。”加利娅说。她在节目中也是每周只买半斤肉,只在每周五介绍肉食的做法。
她说:“埃及菜的好处在于,3埃镑的蚕豆泥或鹰嘴豆就能让你吃饱。至于肉,我把它搅碎,混在蔬菜里,这样能让更多人吃到。”
做菜之余,加利娅还不吝与观众交流各种省钱持家的小窍门,并通过现场热线电话,为电视机前的家庭主妇们提供更多生活建议。
人气一路飙升
自2011年8月1日节目开播以来,加利娅的人气可谓一路飙升,受关注程度甚至比一些在电视上反复露面的政坛新星还高。
这档90分钟的现场厨艺节目被调整到晚上黄金时段播出,观众遍布中东各国。加利娅常常一边现场做饭,一边接听响个不停的观众来电。许多观众打来电话提问、分享菜谱或只是跟她打个招呼。
加利娅在社交网站“脸谱”上的账户已吸引4万名粉丝,一些粉丝甚至设立网站,推荐她参选总统。
在开罗的大街上,观众会拦住她要求合影留念。孩子们告诉她,他们有多喜欢她,男人则不顾她已婚的事实向她求婚。关注加利娅厨艺的并非只有穷人。一天,一群开奔驰车、打扮时髦的妇女在路上认出了她。“加利娅女士,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好小扁豆汤?”她们问道。
加利娅出名后,她的生活并未发生巨变。她不再当女佣,但依然和丈夫、两个女儿以及兄妹等人住在贫民区一栋破旧的公寓楼里,全家每月收入不到200美元。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