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年届86岁、写了将近70年文学作品的儿童文学工作者,在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和竹园小学朋友们的安排下,前阵子,在竹园小学参加了一次“穿越75年时光隧道的文学交流之旅”,和一群十岁左右的小朋友相聚一堂,共话阅读和写作之乐。
这条“75年的时光隧道”,是由“文学的真善美元素”所构成的,因而“穿越”得特别顺利,就像转眼间使我减去了75岁年纪,和所有与会的小学生们成了年龄相仿、心态相似的好伙伴。
首先,小伙伴们表演了一出自编自导的小品剧,竟是根据我写的短篇小说《三个铜板豆腐》改编的。那一个个先后登场的剧中人物:大毛、小毛、妈妈、外婆……他们在言语和动态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正是我在写作时所竭力想要表达的;当剧中的人物大毛和小毛,面对一碗从未见到过的豆腐,从开始时的不愿吃,到尝试着吃,再到你抢我夺地吃,使外婆看得既苦笑又垂泪,那种爱怜和心酸的真情达到高潮时,全场观众霎时都变得一片沉默。这说明所有的小伙伴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我这个作者有多么地趣味相投啊!演出结束,在观众们的一片热烈掌声中,我深感自己和小伙伴们一样,仿佛已成了一个十岁出头的天真少年,完全融入在发自内心的童年欢乐中去了!
这时候,有的小伙伴提出,要我谈谈《三个铜板豆腐》的创作过程。于是我就作了如实的汇报。我谈的重点是,写小说和小学生写作文,虽然就锤炼文字表达能力这一点而论,也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是写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作品素材既需源自生活,而在创作中却决不能缺少应有的艺术虚构和艺术夸张,这一点应该和小学生写作文是有所区别的。然后,我还顺便谈了一下我在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粗浅体会,建议小朋友多读好书多练笔,多留意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取材能力,使自己善于从生活中发掘出富有意义和表现力的作文素材。
谈到这里,小伙伴们就像连珠炮似的,不断提出该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各种问题。我自知在作文教学方面是个门外汉,但面对求知欲很强的小伙伴们,我就只能勉为其难,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鼓起勇气加以一一回答。总之,在那么多心灵相通的小伙伴们面前,我完全像在知心朋友面前一样,和他们作了尽可能深入的交流。其间,时间早就超出了预定的期限,坐在一旁的研究推广学会会长张锦江教授怕我劳累过度,只能伺机接过话筒,给我救了场……
交谈结束以后,小伙伴们还一拥而上来到我的面前,纷纷拿出他们事先写好的书面读后感,作为礼物送给了我。这使我像“得宝”似的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家。回家一看,共有18位小伙伴写了和我作品有关的读后感,其中有的还画了不少生动有趣的图画,真可谓文图并茂,令人爱不释手。
现在,我已从这条“75年的时光隧道”中“穿越”了回来,恢复了原来的我。然而,这一次“穿越时光隧道之旅”的文学交流活动,却让我留下了深深的美好印象,久久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