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看,海外市场动荡和有关国际板传闻成为行情破位的导火线,但实际上,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以及场内资金严重匮乏才是行情急跌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宏观经济不理想,5月份采购经理指数仅50.4,逼近经济荣枯线并创年内新低,反映实体经济调整格局仍在持续。另一方面,市场存量资金严重不足,相关统计显示,机构连续8周离场,5月份大小非减持和产业资本离场均创年内新高。同时,新股扩容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政策号召下,很难出现有效放缓,尽管目前场外资金宽松,回购市场资金利率偏低,但在缺乏财富效应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资金愿意介入股市。
从短期看,在行情再下台阶后,虽然出现短暂企稳,但市场缺乏新的利好因素,把市场拉回到原有的整理平台,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政策预期,抑或资金供求,只要没有新的力挽狂澜的利好出现,行情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逐渐的震荡走低,因为,短线资金面决定一切。
从盘面看,随着周初行情的大幅回落后,在技术上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通道,沪指半年线和由年初2132点和3月份2242点形成的下轨趋势线均告失守,虽然周二周三行情回稳,但均是低位阴十字星,表明反弹力度疲弱,且每天盘中低点渐次下移,昨天2300点已岌岌可危,继续击穿将是大概率事件。从目前看,上档跳空缺口和2350点上方已经成为短线屏障,上层筹码层层叠叠,若此,向下做“防空洞”的话,支撑位应将不高于2250点,及前期2242点低点面临考验。
其次,从资金流向看,当行情失稳后,机构加大了离场的力度,周一离场资金在百亿元左右,现在的问题是,由于上周基金刚刚加仓,而一旦趋势逆转,基金相对排名的压力会使得他们产生晚走不如早走,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和“鲶鱼”效应,这将加大后续机构减持离场的压力,对本已买盘不济的市场形成持续的调整压力。
至于说短线支撑,在2350点破位后,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在2242点即3月份的相对低点附近,一是由于银行等权重股目前估值很低,指望它暴跌而把市场重心大幅下拉并不现实,但调整趋势不会改变。二是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多空量能转入观望,呈现“挤牙膏”的走势,在节奏上也不会太快。三是在历史上,11年以前上证指数在2245点曾经出现过一个头部,历史情结将使得股指在2250点区间再做停留和反复,但这是一个短期的支撑,至于中线底部何在,目前并无信号。因此操作上,投资者还需谨慎等待,边走边看。
申银万国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