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10分钟看一个病人,我们医院的门诊医生一天能看48个病人,但他们实际的日工作量都在100人以上,有的甚至接近200个,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压力非常大。”说到“医患矛盾”的问题,刚获得2011年度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的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兴儒颇多感慨,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医院、患者都有责任,“医院和患者,就像鱼和水的关系,相互依存,需要互相体谅、理解。”刚刚当选十八大代表的普陀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于井子对此也深有体会,平时工作中难免遇到情绪不好的病人,她始终笑脸相迎。
2005年在普陀区江宁学校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中,教师杨明辉临危不乱,向手持尖刀的歹徒提出以自己交换人质的要求。在昨天的论坛上,当被问及现在有的教师“补课才念真经”,杨明辉表示,这只是个别现象。6年前,她发起成立了“明辉爱生志愿者服务站”,组织普陀区青年教师,利用休息时间,面向全区困难学生提供义务补课。
此次评选出的32位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中,有7位“80后”,他们当中既有工作在保障房受理业务一线的街道工作人员,也有勤奋好学的优秀农民工。这两天,杭州“平民英雄”吴斌的事迹带给他们很大的震撼,普陀区税务局副主任科员周璐说,吴斌把职业道德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