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娱新闻·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依弘
这一步走得对
翁思再
  □ 翁思再

  对于昆曲新戏我很少去看,可是《2012牡丹亭》是个例外,何哉?首先它并非完全新戏,而是新中有旧,对传统的敬畏之心存焉。这出戏非但保留了原来经典折子戏的表演结构,而且唱腔也都没有改动。其舞台装置更新了观众的视觉,而“一桌二椅”的精神还在,未脱离写意艺术观。因此这出戏的创新,在我的宽容度之内。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运作方式。字幕和说明书标明是哪个剧团演的吗?没有。制作经费来自主演筹款,演职人员都和民间制作人签约,合同期满自动解约。这样的机制叫做项目制。其项目没有实体支撑,那么布景道具服装放到哪里去呢?制作人依靠现代仓储业,租用仓库,把它们存放起来了,等到下一轮演出启动时,人再签约,物再出库。这样的项目制,好处是不养剧团,管理成本很低,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此前,史依弘的制作人不用国家一分钱,通过这个机制操作《锁麟囊》,数番巡演京沪,不仅回收成本,而且获得20余万人民币的收益。据我观察,这次《2012牡丹亭》三场基本客满,市场前景也较乐观。这恰恰是当前文艺体制改革所期待的案例。

  剧团体制改革呼唤多年,有待深化。我们也曾竭力呼唤和扶植民营剧团,可是民营同国有在竞争上总是处于劣势,因此如今民营剧团的演出,还是要靠各方面的支持来维持。为什么同样是民营机制,史依弘团队的风景不一般呢?这里就有一些经验可资借鉴。

  诚然,《2012牡丹亭》并非完美,对于行内行外的批评意见,剧组人员应该认真听取,斟酌改进。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国有院团的创作,均有组织和体制的呵护,而《2012牡丹亭》是没有这顶保护伞的。我们更应看到,项目制是野生的民营机制,我们在倒洗澡水的时候,不要马虎大意,不小心同时倒掉了水中那位可爱的婴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0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6天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描绘出上海的大气和温暖
让评论活跃起来
史依弘 这一步走得对
一部属于上海市民的话剧
电影《搜索》
散文集《世间的盐》
《犹太女孩在上海》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评论A09史依弘
这一步走得对
2012-07-21 2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