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人际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寄读小子
  佳佳12岁了,马上就要进入初中预备班,他不仅长得特别的矮小,胆子也出奇的小,在老师、家长面前表现特乖,可是一旦大人没有在场,就经常在暗地里做“小坏事”。最近放暑假,妈妈特意找了假期做家教的大学生哥哥在家里陪读,没有几天,妈妈就发现家里的书橱被小刀捣了几个洞。问佳佳是不是他弄的,佳佳只是低头不语。妈妈一气之下,狠狠打了佳佳,可是,佳佳只是哭,仍然不回答。妈妈非常伤心,这孩子与自己怎么就不亲呢?这闷葫芦的脾气也不知像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孩子会否有心理问题?

  出现在咨询师面前的佳佳,瘦小、木讷,问他什么问题都小心翼翼地回答,声音像蚊子叫,好像总是在害怕答错。他与妈妈也不亲近,总刻意保持一点距离,像是怕妈妈似的。佳佳妈妈快人快语的,谈起孩子的情况眼圈都红了,她说自己为这孩子可没有少付出,没有想到孩子大了会变成这样。

  等到详细了解了佳佳的成长经历,咨询师明白了,问题就出在佳佳妈妈的所谓“付出”上。原来佳佳妈妈在孩子三个月时就把孩子放在外婆家,自己忙于工作赚钱。孩子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寄读,就是在寒暑假放假,妈妈也把佳佳寄养在小区的一位退休教师家里,自己忙于做生意出差,只有很少的节假日才让孩子回家。佳佳妈妈说,要培养儿子有出息,就要让孩子学习更多知识,而自己没上过大学,不能教育好孩子,所以只有多赚钱,把孩子送进好学校,有好老师教育着,这样儿子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爱。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个有情感需求的个体,他需要得到家长充分的关爱,需要在家长的爱抚中建立起内心的安全感,发展出对人、对己、对社会的信任感。佳佳从小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各式的寄读、寄养让他感觉自己是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老师的严厉管教又让他感觉大人的可怕。出于生存的本能,他选择了在所有大人面前装乖,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可内心深处却滋长着愤怒和不满。于是在外在表现上,他就做出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两面派行为。久而久之,这种两面派的行为可能会发展成为分裂型人格。

  明白了金钱的付出不能代替母爱,孩子最需要的还是妈妈的爱,佳佳妈妈最终抱住儿子,流下了后悔的泪水。我们将帮助这对母子重建亲子情感,让佳佳走出“两面派”的阴影,学会自爱、自尊与自信。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互动博客:http://b1og.sina.com.cn/wwuyj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0版:教育周刊/人物专题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竟还不敢独自睡
寄读小子
令人心烦的邻居
想进客厅,先登门槛
新民晚报心理/人际B02寄读小子 2012-08-22 2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