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小龙出生在安徽省利辛县的贫困农民家庭,父母在家务农供他和姐姐读大学。车小龙获得二工大“帮困育人资助套餐”,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一颗感恩的心油然而生,他希望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别人,承担责任,回报社会。2010年,车小龙参加了“以爱心点燃生命的希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活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今年上半年,车小龙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通知,获悉与一名白血病患者血型配型成功。车小龙毫不犹豫做出了肯定的答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在接到通知、高分辨配对一直到最后签字确认,车小龙从未向人提及,直到学校接到市红十字会的消息后“露馅”,他才淡淡说:“这没什么嘛,谁遇到都会愿意的,况且捐献的事情还没有做呢。”
在沪上高校中,二工大是一所以“点燃生命的希望”闻名的学校,全校13000多名师生中,迄今已有2784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从2005年起,有9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7年9例成功配对、9次成功捐献,创沪上高校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之最。在这些捐献案例中,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如杨晨筠通过“家庭会议”投票表决获得父母的同意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吴承根“串通”父亲瞒着母亲捐献;沈寅、陈海华在毕业前夕先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再考虑求职等等。“二工大学生戴振伟上海第2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