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结婚时,年龄存有相当的差距,她二十三,他三十七。亲友们对这对儿存有代沟的组合,均持有怀疑担忧态度。怕她太年轻,只会轻狂张扬,没有优雅从容的气场;担心他太成熟,只遁一味严谨生硬,不懂浪漫情调。
但一晃很多年过去,他们依然甜蜜恩爱如初。相携着,走过一程又一程。朋友们不解,后辈们好奇,便去向他们询问幸福缘由。却也只是短短几字:常做些爱情计算题。
他们成婚时,年纪相加起来,刚好是花甲之龄六十。若用六十除二,平均年龄则是各自三十岁。那么对于彼时才二十三岁的她,要做的是道加法题,需要让自己理智一点,成熟一些,向而立之年的理念靠近再靠近。
而已三十七岁的他,则有必要做些人生减法了。少一些沉闷与厚重,多一些浪漫与信任。年已近不惑的他,同样也可以拥有温情,以及年轻健康的心态。他和她就这样在爱情计算题里,为爱相互增减着。在数学似的爱情计算中,他们的爱,一天一天叠加起来,且随着日子,更加香馥浓郁。
他和她后来都明白,其实真正完美的婚姻,可以无须华丽的物质依附,也没有高深的爱情基调。只需围城中的男女在婚姻面前,为爱,用心做一道爱情计算题。减去一些争执和伤害,加上一些理解与温暖,最后得到的,就是一个爱的永恒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