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出版
昨天下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新闻出版局联合精典博维公司举办莫言版权公告发布会。现场,律师宣读了莫言的维权委托书。据称,精典博维公司与莫言今年5月正式签约,得到了莫言所有作品和正在创作的最新小说的版权,以及所有作品的电子版权、海外推荐权等,并同时得到莫言版权的侵权维护权利。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在昨天傍晚转发了精典博维出版策划人张轩洋的微博,并写道:“看到北京精典博维搞的‘莫言版权公告新闻发布会通稿’,好事儿,支持尽快‘厘清莫言图书相关版权问题’。但必须郑重声明一下,上海文艺出版社拥有‘莫言作品系列(十六种)’的正式出版权。”曹元勇今天上午在新书开售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再次强调说:“‘莫言作品系列(十六种)’是按照上海文艺出版社与莫言在十几年合作基础上于去年年底签订的出版合同出版的,不仅目前还在合法的销售期内,而且有效期限还起码有几年时间。”
这一说法也得到精典方面的肯定。“我们希望在合法销售期内的莫言正版作品能起到共同繁荣合法出版物市场的作用。”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在接受采访时虽着重强调了精典博维联合作家出版社推出的《莫言文集》将总共收录莫言的20部作品,包含莫言没有出版过的4部新作品,但他同时也承认:“上海文艺出版社还在出版的《莫言作品集》包括《蛙》在内共有16部作品,作品集目前还在出版合同期内。而且精典与莫言的合同也有允许作者另有出版协议的相关条款。”
全新装帧
此次上海文艺出版社全新出版的“莫言作品系列”,囊括了作者全部11部长篇小说和5部中短篇小说选集。长篇小说分别为《蛙》《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酒国》《檀香刑》《四十一炮》《红树林》《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中短篇作品包括:《与大师约会》《怀抱鲜花的女人》《欢乐》《白狗秋千架》和《师傅越来越幽默》。据了解,在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时间,上海文艺出版社就紧急调运纸张,重新制作封面,安排各地印刷厂加印。短短几天,文艺社已经下达印制任务20万套,首批图书已于近日全部投放市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系列作品”15个字被印制在全套作品封面的右上角,虽没有占据太大篇幅,但却依旧醒目。此外,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每本书重新绘制了符合作品寓意的、色彩绚烂的图画,印制在封面的左侧。右侧则在书名下方均写有几行小字,提纲挈领,将每一本作品以最直接的方式介绍给读者。摘下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蛙》,此次出版也重新设计了封面,不再是大红底色,也没有了那个黄绿色的小孩,取而代之的是在绿色的水粉颜料中,被一只咖啡色的手揽起的一个红色的孩子。如果说图画依旧有几分抽象的意味,那么“蛙”字下方的“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四行小字,则可以被认为是对《蛙》的具体概括。
读者踊跃
记者上午进入上海书城,见一楼大厅中央码放着簇新的“莫言系列作品”,十六本一套,滚烫新鲜,经过的读者总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看。扶梯而上,二楼“文学畅销书区”的醒目位置,厚厚地垒砌起一个“莫言系列作品”的专门柜台,不同于一楼的是,二楼的图书一早已开始散装出售。记者在二楼收银处遇见了几个慕名前来的读者,正在排队结账。从没有读过莫言作品的王先生今天特地一早赶来,他拿着小本子一本一本地对照书名,生怕漏买,“买了一整套,六百十八块,就当收藏。”李阿姨和丈夫则还在商量到底先买哪几本回去看看,“以前也看过莫言的《檀香刑》,这次再买两本,温习温习。”书店经理告诉记者,“莫言系列作品”首批到货400套,一口气就码了300套出来:“虽然是周二上午,但今天开门后的生意都是来买‘莫言’的。”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