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让南京夫子庙附近的乌衣巷名动中外。有关乌衣巷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因王导、谢安两家弟子裙履风流,都喜欢穿黑衣,后人将此巷称“乌衣巷”。还有一种传说是,金陵人王榭在航海途中遭风暴翻船,漂流至乌衣国,娶妻成家,后复归故里,但十分思念乌衣国亲人,将所居之巷取名“乌衣巷”。第三种传说似乎更接近事实: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南京,当时秦淮河东岸属于城郊,孙权将军队驻扎在那里以保卫国都,因士兵皆穿黑衣,驻军营地则称“乌衣营”,至西晋末年,乌衣营旧址已改称“乌衣巷”。
此次与乌衣巷传说一起进入“非遗”名录的还有7首秦淮童谣。这七首童谣在民国时期就广为流传,至今依然可以听到孩子在唱。七首童谣分别是《城门城门几丈高》《天上一颗星》《小麻雀》《月亮粑粑》《丫头丫》《下雨喽》《花灯谣》,其中《城门城门几丈高》起源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