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口建起无障碍坡道,独居老人不再孤独。社区“大调委”——
半年化解居民纠纷30余起
李德复 高毅果
  走进松江区泗泾镇新凯二村,只要问一声“大调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哪里?居民立马就会热情地告诉你。成立半年之久的“大调委”,化解居民纠纷30多起,在社区已小有名气。日前,记者前往新凯二村采访。

  成立调解委员会

  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蔡春对记者说,新凯二村属于市重点大型居民住宅区,共有居民3800多户。社区里违法搭建、邻里纠纷矛盾突出,居委会干部的精力受到很大牵制。为提高工作效率,居委会党支部发动社区志愿者一起参与调解工作。于是,一个由镇司法干部、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居委会干部、派出所民警,以及居民中的律师、退休干部、楼组长等志愿者组成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了(因涉及部门较多,居民称其为大调委)。他们的口号是“百姓问题‘百姓’来解决”。

  门口坡道终建成

  腿部残疾的方女士和丈夫都患有癌症,家门口的三级台阶成了他们出行的“拦路虎”。区残联得知情况后,同意方女士在家门口建一个坡道,并给了资金上的资助。方女士与小区物业作了沟通,并得到支持。然而,当施工人员把大门口的东墙敲掉要建坡道时,遭到居民强烈反对,坚决要她恢复原状。方女士既伤心又不理解:有关方面都同意建,居民凭啥不让?

  就在双方对峙的情况下,“大调委”的志愿者上门。他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倾听双方说法,从中了解到,居民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大家觉得方女士做事太自说自话,搭建坡道也不与居民打一声招呼,还把装有信箱的东墙全部敲掉,弄得居民的信报满地都是,怨气由此而生。

  “大调委”的温阿姨和居委会调解员小何在楼里上上下下做工作,让大家换位思考。居民渐渐认识到给残疾人提供方便,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方女士也认识到人与人是需要互相尊重的。最后,方女士写了一封致歉信,得到居民谅解。一条便捷的坡道在双方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建成了,方女士说:“我从心底里感谢‘大调委’。”

  照顾老人达共识

  96岁的衡阿婆有6个子女,动迁至该小区后无人照顾,一人独居感到很不踏实,天天思念子女。但子女却因老人有些事处理不妥而产生隔阂,甚至不再来往。“大调委”对老人的遭遇非常同情。大家认为不管老人曾经有过多少不妥之处,照顾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志愿者分别联系6个子女,把久未相聚的他们召集起来,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一家人终于达成共识,并签定了家庭协议,让老人和子女轮流住在一起。老人满意地给“大调委”送去了锦旗。

  特约通讯员 李德复

  本 报 记 者 高毅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半年化解居民纠纷30余起
胆囊切除10年怎会长出“新胆”
擅自打开消火栓 浇灌街头绿化地
“爱心邮包”为何两个月后退回
高架桥下垃圾“仓库”
宣传栏前晾衣物 居民阅读受影响
无主车成“方便”挡板
窨井盖破损凹陷 嵌垃圾有碍市容
养老金送上门 十几年未间断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13半年化解居民纠纷30余起 2012-11-11 2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