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读徐芳散文集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易淡雅的写作
——读徐芳散文集
迟瑞洁
  ◎ 迟瑞洁

  最近我读徐芳散文集《她说:您好!》。她的文章,细微而不琐碎,清白而不粗浅,敏感而不神经,执著而不偏激,美好而不自怜。她对她不以为然的人与事,仍然保持着一种理解与善意。对于她感动的东西,她也不事夸张与咋唬。

  例如《一扇窗子能猜多少谜》,以最平实的生活画面,日夜被眺望着的风景,表达了无力穿透的叹息,它熟悉却又陌生。这样的生活画面构成了谜面,但不知道谜底在哪里。有着巨大轮廓的城市,又被多少这种“熟悉的陌生”所裹挟着呢?这篇东西被日常生活的琐碎塞得很满,夯得很实,但也许就因为有这样的谜悬着,里面有一种时代与城市的、忧郁与无力的诗情。

  让我们读一下《有客来访》与《雀邻》。乍看之下,尤其是《雀邻》,似乎有“寻寻觅觅”的意思,但其实不然。其实作者最想关照的是人在“过客”一般的一生中,那些与人们擦肩而过,邂逅相遇的风景与动物究竟能带来什么?它可能仅仅是一瞬,但这一瞬又在什么样的意义上构成了生命的永恒呢?

  都市中的自然之境,有时也很费解,它太雕琢,太人工化,太平面化,但《有客来访》中的蝙蝠却与麻雀不同,它仿佛充满了故事性,也充满了与命运契合的随机,因而它在读者眼前生动饱满。在都市中思索自然比在大自然中思索自然似乎要累,但有时也很诙谐。也算是现代人的一种有待完美的新经验吧。而在《一条路、一间阁楼和两只鸟》中,有着足够的关于叙述艺术的智慧,收敛而写得那么有气息。《懒得如何》却写得很舒展,很从容,不急不躁,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可爱情趣,是一种珍视生命韵致的书写。《假棋、麻疹及其他》与《高原上的两枚老棋子》说的并不是枰上的搏杀、刀光剑影,而谈的是棋之外,是看,是冷眼看或热眼看风生水起,风生火起……这冷冷热热,其实也是棋道。但这道又绝非囿于棋,而是进入了另一种思辨。

  徐芳以诗人的身份,做编辑,也写散文及其他文字。这样她的散文里有诗;也有可能与编辑工作有关,她在衡量、比较、选择、分析所有关于文学和非文学的信息时,都充分流露出她的宽容、涵容和包容,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度,在有了某种气候时它又会变成一种思辨,一种洋溢着玄思的议论,虽然她的议论一般并不吓人。当然她的文字里更反映了作为好人、正常人的善良与适可而止,作为爱上了文学的人的虔敬、清洁和灵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铁葫芦小说馆”异军突起
平易淡雅的写作
《香火》的“轻”与“重”
《高古神玉》
《武汉人》
纠正历史对红颜的误读
传统艺术如何传承与发展
《情劫》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读书B06平易淡雅的写作 2012-11-11 2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