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心贴心的服务才能留住人
程尚铭
  程尚铭

  前几天,文汇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普陀区桃浦镇有工业园区及数千家企业,因为工作需要,新招收6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让这些来沪工作者在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和谐地融入上海?这成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镇政府创造性地成立了“新上海人服务中心”,难题迎刃而解。

  桃浦镇一下子增加了来自26个省市的6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安排好这些人的确不容易。但镇里把这件事做好了,能做好的关键是抓住了“服务”二字。整合服务资源,关注需求细节,融合了各项服务、管理功能的6个工作室,包括就业指导、教育培训、计生服务、法律咨询、互助基金、物业管理等,使新上海人服务中心的功能更加具体、实用。

  有人说,真正的新上海人指来上海发展的成功人士。其实不然。任何发挥自身之长,融入上海,在上海扎根的,都可称为新上海人。术业有专攻,工种有不同,甚至国籍有差异,只要大家以沪为家,共同承担起建设美丽上海的重任,就都是可爱的新上海人。要唤醒来沪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留住各层次的人才,就要在“服务”二字上做足文章。

  上海是一座有特点的城市,海派气质、历史风韵、契约精神、法治基础、服务传统,各方面的吸引力都很强。上海以其“海纳百川”的精神,也从不拒绝优秀的劳动者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地方的文化,在总体上排斥为这座城市提供更好服务和劳动的人,那就很难称得上开放,也会让它因为人才动力不足,从而丧失发展机会。因为人口结构固化,上海在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的。

  所以,在统筹兼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的情况下,在上海经济发展需要还可能不断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同时,要留住有用的人才,就要逐步提高服务水平。在这方面,“新上海人培训班”“新上海人自治管理委员会”“新上海人协会”等组织不断产生,为各个层次的新上海人尽可能地提供服务,可以说已经有许多创举。

  如何进一步提供令来沪工作者满意的服务,恐怕还是要在服务创新上做文章。在收集各种需求信息、协商解决办法等方面,政府部门未必要“一把抓”,学会依靠外来工作人员自己的力量,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才不会“剃头挑子一头热”。

  只有心贴心的服务才能留住人,让他们能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由暂时的栖身,到安身定神,融入上海,幸福地工作学习,他们就会真正成为上海建设的新生力量、新鲜血液,为上海的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法治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扎马尾防作弊是否小题大做?
从盲目撤点并校汲取什么教训
“黑天鹅”伤了谁
媒体视点
治理公款出国游需要改革者接力
伏虎“神威”图
心贴心的服务才能留住人
新民晚报评论A03心贴心的服务才能留住人 2012-11-26 2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