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房门,我只能用‘惊喜’两字来表达心情!”从江西老家到上海求学,今年刚毕业的硕士李莉在机场集团工作。昨天下午,她拿到了新泾北苑5号一室一厅50.32平方米的新居钥匙,“这么漂亮的房子,月租才1200元,真想马上就搬进来。”新居浅色的实木地板、家具、地砖配上褐色的窗帘,厨房里的橱柜是明黄色的,冰箱、电视、淋浴器、脱排油烟机……一应俱全,阳台上晒衣架这样的小细节都没落下。
李莉即将入住的公租房,是长宁区在筹措保障房房源上探索出的新模式:从动迁配套商品房中回租可租赁房源作为公租房,首批20套房源昨天交付东方航空、爱立信(中国)通信上海分公司和机场集团3家企业,供24名引进人才租赁。这个新模式,既能从源头遏止群租,又能部分解决区域内大型企业引进人才阶段性居住难题,还能让业主受惠放心地当房东,可谓“三赢”。
新公租房供不应求
新泾北苑小区位于仙霞西路,1392户业主中有不少是一户多房,可供租赁的房源较多,且相对集中。区政府相关部门分析后认为可以尝试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公租运营”给“企业便利、百姓受惠”:由长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回租200套新建配套商品房作为公租房,区商务委与企业联系搭建租赁信息平台,区人才办将新筹公租房列入人才公寓可享相关待遇。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据长宁区调查,新泾北苑公租房对周边企业白领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机场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董军告诉记者,粗略统计集团有30多位年轻人申请公租房,按照学历、职务、职称和工作年限等打分筛选,入住人员必须符合人才公寓政策,不同“等级”人才享受不同“级别”政府补贴。“比如李莉那套房,原本租金是2000元,长宁区按照认定的人才标准给予她每月减免800元待遇。”董军说,年轻人才的住房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得知长宁区出台了这样的利好消息,机场集团一下子向长宁区提出要20套房,但目前只能解决10套。
房东出租图个放心
记者昨天在新泾北苑遇到刚当上新房东的一室户业主孙君华,“租给政府就图个放心,去年春节对面小区有户群租房因为租户太多,使用电器不当,大年三十着火,有人从楼上跳下来受了伤。再说租给政府租约长,一签就是6年,租金也不低,每月固定时间打款到我账上,一点不用操心。”
今年7月18日正式签约启动的新泾北苑公租房项目,到昨天共签订回租合同176套,所有回租房源都按市公共租赁住房相关装修标准统一装修。目前已完成100套房屋装修,所有房屋的装修和家具家电配置工作将于12月底前全部完成。长宁区房管局局长唐如康告诉记者,今年12月底前可完成100套的入住,明年1月前所有房源交付入住。房源供应重点是面向服务于航空业、临空园区内的重点企业的引进、集聚特殊人才和青年人才的需求,并已确定春秋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海分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上海分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海分公司、南方航空等10家企业。
“新泾北苑试点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正准备扩大试点范围,附近还有几个配套商品房小区即将交付使用,届时我们会第一时间跟进,将拓展公租房房源与整治‘群租’相结合,争取更多的公租房房源提供给青年人才。”